苏建国赶紧在前面带路,同时掏出手机给李春兰打电话:“春兰!快开门!你猜谁来送货了?火车上那个李虎老弟!
对对对,就是那个!巧了吧?他们正帮着往上搬呢!”
电话那头的李春兰也惊讶不已,连忙和苏晓一起把房门打开,清理出通道。
李虎和小张不愧是干这个的,动作麻利,配合默契,沉重的箱子在他们手里仿佛轻了不少。
一趟、两趟、三趟……十几个大纸箱很快就整齐地码在了苏家客厅里,堆得像小山一样。
“辛苦了辛苦了!快歇歇,喝口水!”李春兰赶紧端上刚倒的温水,又拿出昨天在超市买的饮料递给李虎和小张。
苏晓也礼貌地打招呼:“李叔叔好,张哥哥好,谢谢你们。”
“哎,大侄女别客气!”李虎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用袖子抹了把汗,看着苏晓,眼里满是赞赏。
“昨天在车上光听苏大哥说了,还没好好看看咱们的状元呢!真是又俊俏又聪明!了不起!”
苏晓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
“李虎老弟,你这太辛苦了,这是上楼费你千万别跟哥哥客气,都是辛苦钱。”苏建国把准备好的上楼费给拿出阿里
李虎一把按住他的手:“苏大哥!您这就见外了不是?咱们这关系,还提什么钱不钱的!能帮上忙,我高兴!”
“这哪行,这都是辛苦钱,你看你跟小张脸人这一趟一趟的”
“哎呀,苏大哥您就别跟我争了!”李虎态度坚决。
“您要真过意不去,等您和大嫂安顿好了,请我喝顿酒就成!我对京市熟,还能给您介绍介绍哪家馆子地道!”
苏建国见他这么说,知道是真心实意,也不再坚持,用力拍了拍李虎的肩膀。
“好!老弟,这话哥记心里了!等忙过这几天,一定请你好好喝一顿!”
李虎和小张又坐了一会儿,喝了点水,聊了会儿天。
李虎果然对海淀这一片很熟,随口就说了几个附近菜市场、家电卖场、公交地铁线路的信息,苏建国和李春兰听的很是认真。
临走时,李虎又把自己的电话和苏建国的电话核对了一遍,再三叮嘱:
“苏大哥,嫂子,以后在这边有啥事,需要搬个东西、拉个货,或者不认识路了,随时给我打电话!千万别客气!”
“一定一定!少不了麻烦你!”苏建国和李春兰一直把李虎二人送到楼下,看着货车离开,才感慨地转身上楼。
“这世界可真小啊!”李春兰感叹道,“谁能想到火车上认识的人,转头就成了给咱家送货的。”
“这说明啥?说明咱家跟京市有缘!跟这李虎老弟也有缘!”苏建国心情大好,
“这下好了,在北京也算有个能搭把手的朋友了。”
回到楼上,面对客厅里堆积如山的纸箱,三人相视一笑。
虽然知道接下来的整理工作依然繁重,但因为这个小插曲,心情都轻松愉快了不少。
“开工吧!”苏建国撸起袖子,“早点收拾完,早点像个家!”
于是,新一轮的“拆箱归类大战”开始了。这一次,有了李虎他们帮忙把箱子都搬了上来,省了不少力气。
苏晓主要负责拆自己那些装书和私人物品的箱子。
李春兰整理厨房用品和衣物,苏建国则负责拆那些装杂物的箱子,以及需要力气摆放的物品。
房间里顿时充满了撕扯胶带的声音、物品被取出的窸窣声,以及一家三口不时的交流。
“晓晓,你的这些书放这个书架最上面一层行不行?”
“妈,碗和盘子放这个橱柜可以吗?”
“建国,这个工具箱放阳台那个储物柜里吧?”
……
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一个个纸箱被拆开、压扁,里面的物品各归其位。
家的模样,在这些琐碎而具体的安置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满。
虽然累,但看着空旷的房子被一点点填满,变成真正可以生活的“家”,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期待。
第124章 和善的邻居
中午,三人依旧是随便对付了一口。李春兰用昨天买的挂面,打了几个鸡蛋,撒了把青菜,煮了一大锅清汤面。
就着带来的酱菜,唏哩呼噜吃完,也顾不上收拾碗筷,把往水池里一泡,便又立刻投入到拆箱整理的大业中。
午休?不存在的,那股要把新家尽快收拾出个模样的劲头,支撑着他们忽略了身体的疲惫。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窗外的阳光已不再那么炽烈,变成了柔和的斜晖。
客厅里堆积的“纸箱山”明显矮了下去,大约有一半的箱子已经被拆解,里面的物品大多找到了各自的归属。
虽然离完全井井有条还差得远,但至少主要的生活区域已经可以顺畅走动了。
李春兰直起有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