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多年的潜龙,终于在黑暗中亮出了他磨了十年的爪牙。
而北境的苍狼与江南的瑾玉,也即将被卷入这更深、更汹涌的权力漩涡之中。
机会与危机并存,前路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荣光,无人知晓。
但他们,已别无选择。
第32章 兵锋叩京
联盟虽已达成,但扳倒深得帝宠、根基深厚的晟玚并非易事。
萧彻与楚玉衡按捺住急切的心情,在晟珏的示意下暂缓行动,等待一个能真正动摇晟玚在皇帝心中地位的契机。
他们需要的不止是罪证,更需要一个让皇帝切身感受到晟玚愚蠢与危害的时刻。
然而,北境的战局却不会等待。
镇北将军赵阔仓促赴任,果然如萧彻所料,根本无法适应北境酷烈的环境和黑山部族狡诈凶悍的战法。
他盲目自信,轻敌冒进,又因不熟悉地形和军中旧部心存隔阂,指挥屡屡失误。
而朔州军中毒后遗症未清,士气本就低迷,再加上主帅重伤昏迷、朝廷空降将领胡乱指挥,更是军心涣散。
面对黑山部族抓住时机发起的疯狂反扑,朔州军一败再败,防线不断后撤。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回京城。
“报——!赵将军轻敌中伏,损兵三千!”
“报——!落鹰关失守!”
“报——!黑山骑兵突破第二道防线,兵锋直指云州!”
朝堂之上的气氛一日比一日凝重。皇帝晟帝最初的“窃喜”早已被越来越深的忧虑和恐慌所取代。
他没想到赵阔如此不堪大用,更没想到北境军竟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终于,最坏的消息传来了。
黑山骑兵如同嗜血的狼群,冲破了这座北境最后的屏障之城!
城破之日,火光冲天,尽管军报措辞谨慎,只言“军民伤亡惨重”、“府库遭劫”,但零星逃回京城的败兵和商旅带来的消息,却描绘出了一副人间地狱的景象:
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来不及逃走的百姓尸体,妇孺老幼未能幸免;
昔日繁华的市集被洗劫一空,付之一炬;
黑山蛮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云州,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消息传开,京城震动!
恐慌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
云州之后,便是沃野千里的中原腹地,再无险可守!
若让黑山骑兵长驱直入……
一股寒意从所有朝臣的脚底直窜头顶。
甚至有人开始私下商议,是否该提议南迁避祸。
金銮殿上,晟帝看着那份染着血污的紧急军报,手抖得几乎握不住,脸色惨白如纸。
他仿佛已经听到了黑山铁骑踏破中原、兵临京城之下的轰鸣声!
这是他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危机!
“废物!赵阔废物!!”晟帝终于失控,将龙案上的奏折狠狠扫落在地,咆哮声响彻大殿,“还有萧远山!养的什么兵!如此不堪一击!”
然而,此刻再多的怒骂也于事无补。
巨大的恐惧攫住了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龙椅之下并非固若金汤,边疆的烽火真的会烧到他的眼皮底下!
“陛下!为今之计,当火速调集各地勤王之师,拱卫京畿啊!”有老臣涕泪俱下地谏言。
“勤王?远水如何救近火!”另有人反驳,“当务之急,是派一员真正能征善战之将,即刻北上,稳住局势,将黑山部族挡在黄河以北!”
“能征善战之将?朝中还有谁?谁能比朔州王更善战?可朔州军都……”
朝堂上乱作一团,争吵不休,却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晟帝瘫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争吵,只觉得头痛欲裂,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恐惧。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抑制朔州、提拔赵阔的决定是否正确。
若萧远山无恙,若萧彻在北境……情况是否会截然不同?
而此刻,馆驿之内。
萧彻接到了来自北境心腹的密信,信上详细描述了云州惨状和赵阔的无能,字里行间充斥着悲愤与绝望。
楚玉衡在一旁看着,脸色苍白,手指紧紧攥着衣角,眼中充满了对百姓遭遇的悲痛和对局势的忧心。
“砰!”萧彻一拳砸在桌上,目眦欲裂,“赵阔误国!晟玚该死!”
北境是萧家世代守护的土地,那里的百姓,许多军卒的家眷都在那里!
如今却因朝堂倾轧和帝王私心,遭此大难!
他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北境,重整军队,将黑山部族彻底碾碎!
楚玉衡看着他因愤怒而剧烈起伏的胸膛,轻声道:“世子,机会……或许快到了。”
皇帝已经慌了,怕了。
当恐惧压倒猜忌之时,便是需要猛士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