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的体温虽然仍有反复,但最高温都没有超过39c,疗效不明显,但让人看到了希望。
随后几天,林三七每天都固定给三碗“阿莫清毒汤”,除开前面几天,“洛索退热汤”已经不用了,说明病情有明显好转。
可惜张晶晶因为是成人猩红热,加之进入了重症,所以病情恢复得没有想像中快,这让林三七有点小焦虑。
毕竟他还想去“流量变现”发大财呢。
可他是有单位的人,不可能随意在外面浪,时间差不多就必须回去报到,病人还等着用药呢。
现在为了救人只能干等着,让林三七觉得自己亏了几个亿。
张家人也不可能亏待了林三七,在餐饮上已经下足了功夫。
这不,又托人从海边买到一条大黄唇鱼,特意在医院食堂蒸好后,请小林大夫品尝。
张兴邦和黄立强几人亲自作陪:
林三七这几天其实吃鱼呀蟹呀的已经吃腻了,现在特别想吃点肉,可是地方上猪肉牛肉太罕见了,张家人也只偶尔提供,不能畅开了吃。
林三七自己的通道空间里是有肉的,可他也没机会拿出来不是。
所以当林三七走进食堂,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条巨大的海鱼时,心里就是一声哀嚎,又吃鱼呀~~~
“小林大夫,呵呵呵,咱们幅州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这是今天早上刚捕到的黄唇鱼,你尝尝看,味道很不错的。”
本来一脸假笑客套的林三七一听是黄唇鱼,瞬间呼吸都停止了一下,激动问道:
“这是黄唇鱼?”
张兴邦有点搞不懂了,茫然点头:“是,是呀?这鱼怎么了?”
“哇,黄唇鱼呀,是不是也叫金钱鳘?这可是大宝贝呀,张主任,你太客气啦,哈哈哈。”
张兴邦有点摸不着头脑,你要说这鱼新鲜是真的,可黄唇鱼又不是什么罕见的鱼,要不是没办法保鲜,给你一口气拉个几吨过来都是小意思。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信息差。
在2023年,黄唇鱼几乎已经在沿海绝种了,曾经有一个渔民捕捉到一条122斤重的黄唇鱼,成交价每斤285万元,总价3477万元。
一条鱼卖300多万,可以想像黄唇鱼,或者说金钱鳘有多珍贵,堪比百年野山参啊。
而且黄唇鱼不但鱼肉鲜美,更珍贵的是黄唇鱼的鱼泡泡,也就是鱼鳔。
被制作成鱼胶后是治疗妇女产后血崩和久婚不孕的良药,对重症病人术后身体恢复有明显效果。
因此,黄唇鱼胶被视为稀有且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因此被有钱人家视为传家之宝,贵不可言。
林三七突然脑海里灵感又在不停闪现了。
第158章 金钱鳘鱼胶禁售
在各种鱼胶中,其中又以金钱鳘,也就是黄唇鱼胶被认为是最昂贵的。
在广东,曾有商家以280万的价格售出一斤多重的金钱鳘鱼胶,由此创下一个交易记录。
而市面上五百克重的黄唇鱼胶售价通常在150余万以上,被媒体评选为全球最贵的9种食物之一。
在胡建东广两省,有钱人家嫁女儿,嫁妆里面除了陈皮,往往还会有“鱼胶”。
所以一份好鱼胶,根本就不愁没人买,在市场上非常紧俏,炒作鱼胶的老板全都发了大财。
但在1959年,黄唇鱼跟舟山大黄鱼一样,那是相当寻常的“家常鱼”一样的存在。
如果还不能理解,就想想过去的1958年,黄唇鱼捕获量有180万吨,就知道这鱼有多不值钱了,简直跟后来的秋刀鱼是一个级别的。
等到八九十年代,由于商业对黄唇鱼鱼胶营养价值的过度炒作,以及水域污染的加重,捕捞超限、生存环境恶化等等原因,导致黄唇鱼数量大为减少。
“物以稀为贵”。
到2023年时,黄唇鱼的价格能够达到1、2万一斤。
黄唇鱼成鱼一般体重15-30千克,大者重达100千克,黄唇鱼便宜的大几十万一条,贵的高达几百万一条。
当然这是后话,未来怎么样是张兴邦、黄立强这批人能想像得到的。
正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想不到,竭泽而渔,这才导致像黄唇鱼、大黄鱼、长江刀鱼等等都被捕捞得几乎灭绝。
看到林三七的惊讶,张兴邦只当祖籍广东的林三七特别喜欢吃黄唇鱼,以为送礼送到人家心坎上了,于是也特别高兴:
“对不住呀小林大夫,我们胡建也没有什么特产,只能请你吃鱼了。这条黄唇鱼也不是什么名贵鱼,但胜在新鲜,渔船直接开到苍霞码头,立即送到医院就上锅蒸了,中间也就几个小时而己。”
说说是请客吃饭,饭桌上除了鱼蟹外,就是几盘炒青菜,肉沫是看到的。
估计就这桌子简单的饭菜,也是花了张家人不少心思,林三七知道自己也不能要求太多。
“挺好挺好,咱们南方人吃鱼就要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