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2章(2 / 2)

艺术,本来一家五口人虽然因为孩子比较多日子过的有点紧,但也能供起所有孩子读书,还有点余钱给小妹买漂亮衣服,上上少年宫。

但是随着父母下岗,一家人的美好生活被打破了。

父母供不起三个学生,二哥不爱学习,就主动放弃了继续读书去当兵,把工资津贴都寄回来供哥哥妹妹读书。

但是他的津贴也不多,两个孩子一起供很难,而且大哥上大学,需要的学费比高中生更高。

最后三兄妹感觉还是读大学比读高中更重要,就选择了让大哥上大学。

大哥成绩很好,考上了很好的大学,毕业了出来就能赚钱,高中生和大学生毕业了收入差别很大。

妹妹想出来赚钱还要多读几年书,不如大哥一眼就望得到未来光明。

之后剧情走向和原本差不多,妹妹结婚生子很快病逝,大哥刚刚毕业赚到足够供妹妹恢复学业的钱,妹妹就已经生病。

因为当年是哥哥上学不是妹妹,他觉得如果换一种选择,妹妹不会那么早结婚,也不会因为在制衣厂打工吸多了有害物质而早早病逝。

所以他心怀愧疚,收养了外甥女。

舅舅希望外甥女好好读书,考上妈妈曾经想考的艺术大学,所以一直严格要求她,才让外甥女叛逆。

然后回乡下的剧情改动不大,外甥女到了乡下以后走遍了村里,见到了一些她妈妈的儿时玩伴,通过这些玩伴的描述逐渐完善了母亲的形象,完善形象的这部分插入万亭演的母亲年轻时候。

最终女主还是向舅舅服软了,因为她害怕自己也过上比如章清桐演的那个角色的人生。

十八岁相亲,二十岁结婚,五年生三个……

天哪太可怕了。

赵珺写完以后感觉剧情主旨有点变了,她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万亭的戏份被删掉了好多。

她心虚地试着给万亭发了这个版本的粗剪和剧本,收到了回复。

“就是这样!!!”

第106章 18岁,你计划新片……

万亭回得超快:“就是这个意思!”

“我明白我舅舅是为了我好,我可能显得我有点没良心,但是给钱就真的能决定我的一切吗?可是我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离开这个家庭的后果,我感觉是不太行的。就是这个主题对了!”

赵珺明白万亭的意思。

原本的女主其实是有一点不对劲的。

如果还是那个巨富家庭,观众可能会觉得都大小姐了,你有机会学那么多兴趣爱好,还不乐意,真是矫情。

换成现在这样没什么钱的中产阶级,女主还是寄人篱下住舅舅家,她的不安定就能够让观众理解了。

原本是舅舅让女主学艺术女主不想,这可能会惹得观众反感,觉得她不学无术。

现在变成了舅舅一定要女主考艺术大学,而女主学习成绩还不错,完全有更多选择,就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对父母长辈试图掌控自己的人生而产生同样的不满。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和真正非常悲惨的人都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能凑合过的程度。

说惨吧,和真正惨的人比起来也还好,说幸福吧,生活里其实还是有很多小矛盾冲突的。

绝大多数人和父母之间都不可能没有嫌隙,大学生才回家躺平两天就被看不惯天天挨骂了,一直住在一起的家人中间总是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的。

这很正常。

女主和舅舅家就是一个这样的状态。

说舅舅一家不爱女主那不可能,毕竟是收养了女主,把她和表哥表姐一样待遇的养大。

a href=&ot;&ot; title=&ot;持营&ot;tart=&ot;_bnk&ot;≈gt;持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