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21o节(2 / 2)

,说:“照片儿拍得也不错,精神、板正,这后头是不是三妹来着?”

罗雁本来没发现,凑近一看:“还真是。”

这孩子,看半天都看什么了,刘银凤调侃:“年纪轻轻眼神这么差啦?”

罗雁也不避讳自己的“偏心”,说:“我本来就是要看他的。”

看吧看吧,刘银凤:“待会我再去给你买一份新的,让你放起来。”

这主意不错,人一辈子能上几次报纸。

罗雁高高兴兴地点头,又嘀咕:“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了报纸去水果店买东西。”

刘银凤:“肯定有,这还专门提了店名的,门头又照得这么清楚。”

像她这种爱凑热闹的人,一看离家不远的话肯定回去瞅两眼的。

她说得没错,这一整天水果店的生意都特别好。

周维方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还专门录了“为庆祝四方水果店老板登上报纸头条,今天买东西的人都送大苹果一个,祝大家平平安安”的磁带。

收录机一整天都喊着这句话,四方水果店的名字钻进每个路人的耳朵里,名头想不打响都难了。

-

作者有话说:嘿嘿,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晚安啦!

第149章

登报纸的影响力, 比周维方预想的还要大。

接下来的几天店里都是人头攒动的,他进货一天比一天多还差点不够卖的,忙得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难得没人的时候靠着柜台歇一歇,说:“知道看报纸的人多,但没想到大家这么爱凑热闹。”

首都现在人口九百多万, 《首都日报》的发行量是每天一百二十万份,可以说每个家庭都有一份,说夸张点上一次报纸就等于被全市人都看过。

可到底只是个水果店, 又不是卖什么新鲜东西的,周维方仔细想想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倒是郑三妹听见, 小声说:“我知道怎么回事。”

她来上班一阵了, 跟周维方已经熟悉许多,说话自然一点, 笑道:“你没发现很多都是年轻小姑娘嘛?”

周维方本来没发现, 可经她这么一说回忆起来:“还真是,本来是大爷大妈多的。”

郑三妹理理柜台上掉的果树枝叶,一边说:“奔你来的。”

我?周维方下意识摸摸脸:“那张照片是拍得不错。”

岂止是不错,郑三妹:“人家说跟那些海报上的也差不多,说你像香江那个谁来的。”

像谁不要紧, 周维方现在就想知道罗雁觉得好不好看。

他掰着手指头数自己有几天没见到对象,仰天长叹道:“十年了。”

郑三妹下意识问:“什么十年?”

周维方随口:“没有, 我随便说的。”

他转移话题:“趁现在没什么人,嫂子你吃午饭吧,我看着点。”

水果店和车行都是管饭的,大家每天都去隔壁的小菜馆打饭,月底的时候周维方会统一去结账。

吃得也不算差, 能打一素和一个带点荤的菜配米饭。

就这伙食,比在老家村里已经高出许多。

郑三妹对这份工作还是很珍惜的,说:“你先吃吧。”

今天是星期二,本来是能约会的日子,但现在什么也干不了。

周维方一时半会没食欲,抻着脖子:“真不用客气嫂子,你去吧。”

有这说车轱辘话的功夫,不如早点吃完早点干活。

郑三妹不跟他客套,拿着饭盒往外走,才迈出脚惊讶道:“雁子,你今天不用上学吗?”

谁?周维方猛地抬头看。

罗雁冲他笑笑,一边说:“刚放学,我来找他。”

他?郑三妹回头看,

她也不是笨人,想想把饭盒放下,说:“我在店里吃完再过来,你们聊。”

人一走,周维方先问:“累不累?吃饭没有?渴不渴?我给你切个梨,今天的甜。”

交大到水果店再怎么不远不近的,骑车也得半小时,罗雁按住他的手:“别瞎忙活,我去给你打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