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58节(2 / 3)

在火车上最能打发时间的也就这么一件事,就是打得多也挺没劲的,好在隔天这趟车就能抵达目的地。

还没下车,周维方就看到海,闻见风里吹来的海鲜味,一边整理着行李。

朱天洪来过几次,提前交代:“出站人多,要是走散了就在钟楼下面等。”

他所说的钟楼十分显眼,是个人一抬头就能看到。周维方虽然没走散,但朝外走的时候也刻意看两眼。

他第一次来南方,对周遭的一切饶有兴致,不过还是先牢牢跟着,坐上大巴后才有心思打量。

李详跟他并排坐,难得说句话:“是不是跟家里很不一样?”

他这一路都很安静,据说特长是拨算盘特别快。虽然周维方还没见识过,但觉得洪哥不至于糊弄自己,心想以后有机会可以请教,跟他说话也很客气:“这一眼看过去都完全不一样。”

本地人喜好用红砖,不像胡同里的房子都是灰瓦,路边还种着一些高高大大不知名的树。

上面好像还结了果子,周维方眯着眼看不清楚,指着问:“李哥,那玩意能吃吗?”

李详以为他是饿得饥不择食了,说:“再忍忍,十二点之前肯定能吃上饭。”

周维方哪里是饿,是在找一些到时候能给罗雁带回去的东西,锲而不舍道:“我就是好奇。”

李详:“我也不知道,要不你问问售票员?”

他这人内向,跟谁都很少搭腔,便以为大家都是如此,没想到周维方趁着人没齐开不了车,还真过去跟售票大姐说起话。

常年跑客车的人,售票大姐的普通话马马虎虎能应付,可一旦说得快也叫人分辨不出其中意思。

周维方连蒙带猜,收获一堆想要的信息又坐回来,在心里记下两样水果——芒果和龙眼。

李详看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奇道:“你们聊的什么?”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周维方:“我问她本地有哪些好带走的特产。”

天气热得很,多半东西都放不住,李详给他个建议:“带回家的你买点海带紫菜,孩子妈说比在京市买的都好。”

这也不错,干货的分量还比较轻。

周维方道个谢,等车一开什么都顾不上琢磨,因为李详晕车,吐得脸色都发白。

他在边上生生扛了一路,下车后天南地北都快找不到。

李详缓过劲来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平常是不晕车的。”

这种事,谁都不想的,周维方知道怨不得人,摆摆手:“没事哥。”

李详也不太会说话,讪讪笑。

朱天洪出来打圆场:“走吧,先去招待所歇一会。”

他招手叫来两辆载客的三轮车,操着蹩脚的方言讲价。

周维方虽然听不懂,但是在旁边比划着手指给他助阵。

看看人家这机灵劲,朱天洪心下满意,商量好价格之后说:“走着,哥马上带你吃香喝辣的去。”

中午这顿海鲜确实丰盛,唯一叫周维方不安的是:“国平一个人在屋里,还是我回去换他。”

朱天洪给他倒酒:“不用,看行李就是他的活。”

他随身那么多钱,揣身上不敢,放招待所也不安全,因此回回出门都得有个专门看着的人。再说句小人之心的话,他也只敢把这活托给堂弟。

道理周维方也明白,只是客气话总要讲两句,讲完心安理得地坐下里吃。

朱天洪举起杯子:“今天大家都好好歇歇,明天,咱们要开始忙了。”

他在京市做的是服装批发的生意,货源基本都在广州石狮,来这一趟就是得挨个档口挑。

周维方倒是挺期待忙起来的,就是没想到本地做服装批发的居然有这么多。

他一礼拜几乎是马不停蹄,一双鞋垫子快磨薄了,每天回到招待所只想洗个澡躺下睡觉。

但朱国平白天看钱,一整天几乎都呆在屋里,有大把耗不掉的精力。

他不敢去找堂哥搭腔,又跟李详说不到一块,晚上就死乞白咧地非要拽着周维方出去转转。

周维方半推半就穿上鞋:“先说好,你得请我吃宵夜。”

朱国平:“凤髓龙肝都行。”

周维方跟他开着玩笑往外走,两个人沿着主街瞎溜达。

南方天气热,一到晚上才变得人潮汹涌,到处是叫卖声不绝于耳。

周维方觉得摆摊的人比在京市见得多,卖的东西也有很多不同,原本那点不情愿烟消云散,毕竟他是来找商机的。

朱国平发现他越走越慢也没催,反正他的目的只是出门放风,但看他买了条贝壳手链,立刻打听:“这一看就是给女孩用的。”

周维方承认:“嗯。”

别光嗯啊,朱国平:“谁啊?我认识不?你们处多久了?”

周维方只回答最后一个:“还没处。”

能不能处上还两说呢。

朱国平更来劲:“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