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请吧!”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走到了大门口。
单单那扇大门,便让人觉得不简单,远看只是普通的大门,离近了才隐隐能窥见其中的玄机。
大门用两根完整的原木制成,门面的浮雕刻的是百兽图,猛兽的眼睛均可转动,眼睛与中间的门锁相连,不难想象如果有人强闯这里,这些眼睛里会有什么东西出来。
门被推开,发出沉闷的声响,门体是木质的,按道理不该如此沉重,赵元溪怀疑孟喜可能在门里还加了什么东西。
不过今日她不是来研究孟喜的防盗技巧,而是来看他的神奇小发明的,更何况防盗就是得神秘些才更安全,何必要揭穿呢!
李牧的目光同时也在那大门上停留了片刻,随即跟着赵太后一起往里走。
与外面简单的模样相比,里面就显得“热闹”许多,中间一件巨型的石刻格外显眼。
水从石刻中流过,沿着中间的小口滴下来,滴入最底下的圆盘中,水循环往复,不曾停歇。
若细心观察,随着水位的提高,圆盘中的两只小鸟也在往上移动,鸟喙往上一格,便会拨动对应位置的机关,带动顶上挂着的那个铜制的大铃铛,发出叮铃铃的响声。
“这是水钟?做得还蛮精巧的!”赵元溪瞧着那别致的两只小鸟,忍不住笑了出来。
如今常用计时工具还是日晷,必须依赖太阳的光,一旦阴雨天就不好用了,水钟也有,但需要定期加水,让水流速度稳定,才能保证时间准确。
这个新的水钟能自动抽取底下的水带上来,倒省去加水的过程,水量和水速也能更好控制。
赵元溪越发来了兴趣。
栎笑道,“的确是水钟,本来我们是做了件木质的水钟,可想到木头容易被泡坏,便重新用了这些石材,只要底下的水流不断,这水钟便能一直准确报时。”
赵元溪点头,心里却暗戳戳地在想,这玩意不会千百年后变成文物吧!木头、铜铁几百年后可能都会消失,但这石头还真有可能一直保留下去。
孟喜听闻赵太后带着人过来了,火急火燎地出现在赵元溪面前。
“小人拜见太后娘娘!”
赵元溪瞧着他脸上还没有擦干净的黑色污迹,打趣道,“孟巨子还是这般急性子。”
孟喜不明所以,栎小心地指了指他的脸,他连忙拿袖子擦了擦,发现袖子上多了一大块的黑色污渍,尴尬地擦了又擦,“让太后见笑了。”
赵元溪笑着,“孟巨子可否带我们参观一番这里?”
“自然,小人荣幸之至,太后请,诸位请!”
前院大部分放置的都是墨家已经成型推广出去的器械,除了栎发明的水车、织布机、纺纱机等等,还有墨家最为得意的连弩车、转射机、投石机,甚至还有木鸢。
真正见识到墨家的技术水平,赵元溪看得眼花缭乱,这些大型的器械体型庞大,威力也不容小觑,在火器没有出现之前,这便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武器。
第161章 蒸汽机
赵元溪觉得自己似乎还是低估了这些墨家人的厉害。
她不禁感叹,“这些都是你造的?”
孟喜摇头,眼中满是遗憾,“这些都是墨家的前辈研制出来的,我不过是仿制了几件,留做纪念。”
墨家的机关术,伴随着诸国的混战,能保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能用于战争的器械,许多墨家人的巧思已然湮没在这时代之下。
他所学所知的,最多只有墨家巅峰时期机关术的三成。
赵元溪看出了他眼中的遗憾,安慰道,“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墨家如今在你手上不是已经在崛起了么!”
“孟巨子不妨将你墨家的思想技术整理成书,在这研究所内设立书阁,但凡是来墨家求学的人,终会带着你们的思想技术传播至这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
孟喜拱手,“小人正有这个想法。”
他年纪大了,估计活不过几年,墨家不该在他手上断绝,他需要趁着自己还有时间和精力,将这些东西传承下去。
孟喜看向栎,眼中满是欣慰。
他做不到的事情,自有后来人可以做到。
赵元溪深知墨家的难处,在这个科学技术并不成体系的时代,这么一群工科人员的确举步维艰,更为关键的是墨家的思想被君王们排斥在统治体系之外,这就注定他们不会受到重视。
这也是为何墨家流传甚广的不是那些对民有利的工具,而是用于杀戮的器械。
不过,赵元溪觉得墨家也并非无路可走,嬴政是个喜欢讲究结果的人,只要墨家的东西真的有用,他就不可能错过。
至于墨家的思想,思想总是跟着时代进步的,有时候人为的改造一下让其更适应环境,也不是不可,且看他们如何抉择了。
孟喜收敛情绪,问:“太后今日可是来看你之前所说的蒸汽机?”
“正有此意,栎说你遇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