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芈启就来到了这大殿之上。
他见这大殿中摆放着一排排精美的器皿,脸上难掩讶色。
“拜见大王!”
嬴政朝他招手,笑道,“昌平君,你过来看看,觉得这些东西怎么样?”
芈启起身靠近,“甚是精美,不知大王是从何处寻来的这些宝贝?”
“这是太后送过来的,名为青瓷。”
提到太后,芈启只觉头疼,大王这是又打算做什么?不过,他也有些好奇,太后是怎么得来的这些宝贝!
想到那雍纸的来历,芈启忍不住问,“这难不成是太后所制?”
“不错,太后有意将这些瓷器卖往其他诸国,昌平君既与太后多有交流,又曾游历诸国,寡人欲将此重任交托给你。”
“大王是打算将瓷器作为官瓷?以秦国的名义出售至其他国家?”芈启又问。
大王既然让他正式去做这个生意,那定然不是只私底下售卖那么简单。
秦国地处关中地区,又拿下了川蜀两地,物资丰富,盛产粮食、马匹、铜铁。
秦国与诸国之间的贸易围绕丝绸、毛皮、漆器,秦国经常是出售粮食,进口其他诸国的盐、铁、丝绸、马匹。
可粮食价格低,盐铁、丝绸价格高,这样的生意做久了,对秦国并无好处。
齐国盛产丝绸、盐,赵国产玉、马匹,楚国盛产漆器,可以说各有特色,反观秦国互市之时,一直占据不了优势,这也是为何秦国对于商贸并不推崇的原因之一。
若是能用这瓷器,打开其他诸国的销售通道,秦国也将不必如此被动。
嬴政见芈启点破了自己的想法,笑道,“昌平君果然懂寡人!此事交于你,寡人也就放心了!”
芈启拱手,“大王放心,臣定不辱命”
芈启带着嬴政的委托出发,前往雍城。
自从上次岁祭那日匆匆一见,芈启还未曾正式见过赵太后。
进门之前,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忐忑,太后不会生大王的气,但若是想责怪他的话,那他可无力反驳。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欢迎。
赵元溪收到嬴政的回信之后,就等着芈启过来与他见上一见,至于为难他?那怎么可能,她怎么会为难自己的小金猪呢?
虽然芈启不如嬴政这个大金猪,但之前事可都是他在干,现在更是接手了她的瓷器生意,人总不能为了一时之气,连钱都不要了。
更何况,千错万错都是秦王的错,芈启显然是受害者,她又怎么好意思苛责于他?
“多日不见,昌平君近来可好?”
芈启战战兢兢,“托太后的福,臣一切都好。”
“你的来意政儿已经在信中说明了,不要如此客气,说来你当称我为舅母,我们都是一家人。”
芈启擦了擦手心的汗,心里直犯嘀咕,这世间除了秦王,谁敢和太后称之为一家人。
他虽是秦国公主的孩子,但他母亲和秦庄襄王并不亲近,他能当上昌平君,不是因为他的母亲,而是因为秦王嬴政对他的看重。
芈启只能应声,“诺!”
他接着又问,“太后可否让人带臣去看看那瓷窑?”
第99章 抱得大腿
赵元溪起身,往外走道,“行啊!我带你去。”
芈启一呆,显然没预料到赵太后也要跟过来,“这瓷窑莫不是在澧阳宫内?”
赵元溪莫名地瞧了他一眼,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我这澧阳宫有能建窑洞的地方?自然在宫外了!”
太后可以随时出宫吗?
赵太后摄政之时,若要祭祀、视察倒是可以出宫,可现在太后没了摄政之权,秦王依旧允了她可以随时出宫,这显然是芈启没有想到的。
芈启见门口的侍卫不仅没有阻拦,而且还主动询问太后需不需要派人跟随保护,他感觉自己好像来错地方了。
不是说赵太后被送到雍城是被软禁了吗?怎么感觉她在雍城比在咸阳宫还自在!
赵元溪瞧他那小表情,觉得有些好笑,“你不会觉得我是隔空指挥其他人干活的吧!”
她不仅出了澧阳宫,还差点出了雍城呢!若不是嬴政的人看的严,她怎么样得去秦国的其他郡县瞅一瞅。
芈启低头,忙说不敢。
赵元溪心中叹息,果然还是便宜儿子更有意思一点,昌平君在赵太后面前不是外甥和舅母,只是君臣关系而已。
造纸坊已经不能多建几座新窑了,为了能加大产量,赵元溪将这条街,以及连着造纸坊后面的那一座山都给买下来了。
沿街边的店铺用来出售笔墨纸砚,还有各种新奇的小玩意,人来人往,倒也还算热闹。
瓷窑位于山脚下,依山而建,整体呈现狭长形,远远望去便能瞧见几个大烟囱正在冒烟,前面则是一间巨大的院子,院子两边放着不同种类的瓷器素坯,一排排整齐的码放在那,看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