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7章(1 / 2)

可若是能在全国推行同一套启蒙书,所有的人学同样的语言,所有的人读同样的发音,那一切问题就顺其自然的解决了!

李斯心动了,他想将这些儒生都带回咸阳交给大王,大王若是知道此书有这等妙用,定然会大喜。

“汝等行此大善之事,汝等可愿意同我回咸阳,为我秦国效力。”

???

赵元溪满头问号,当着她面挖她墙角,你礼貌吗?

“李廷尉,这些是大王派来给我的。”

她着重强调了我的二字,咬牙切齿!

被泼了一盆冷水,李斯瞪着眼睛,可看到眼前之人是太后,气势又弱了下去,不甘心地辩解,“他们去咸阳才是更好的去处。”

好家伙,给人上眼药呢!

赵元溪退后两步,神色不变,“你将他们带到咸阳,打算给他们什么官职?”

李斯拧眉,“自然是去我府中当门客,继续著书,若是书成,臣自然会向大王举荐他们。”

没有做出成果,他如何能为他们请赏,他府中藏书无数,更有美酒佳肴,再怎么样也比留在这个无人问津的雍城来得痛快。

众人面面相觑,若是在他们刚来这里的时候,廷尉如此相邀,他们自然会欣然前往。

可是来了这里之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学术环境!

之前在秦国宫学,虽然能与不少良师益友相交谈,但规矩也同样多,而且总会有些莫名其妙的争吵。

不是为了那个学术问题,而是对于学派之间的争执。

比如说儒家和法家,每日必然一吵,当然这美其名曰为论道。

这里虽然没秦国宫学热闹,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静下心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更何况,太后给的实在太多。

除了每个月的例钱,太后时不时还会送来赏赐,遇到些新奇的玩意,也会让他们一起分享。

他们需要什么,只需要招呼一声,澧阳宫那边便会将东西送过来。

一开始他们还觉得不好意思,可太后却说他们是在为秦国效力,自然不能薄待了他们。

他们并无官身,虽是为秦国效力,可他们用的、吃的、喝的,现在都是太后给的,他们如何不对太后敬重。

君子生于义,他们受太后的恩惠,自然不能忘恩负义。

众人齐齐拒绝了李斯的邀请。

“李廷尉看重我等,是我等的荣幸,只是我们答应要替太后将此书著成,恕我们不能答应。”

李斯蹙眉,不明白他们为何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选择龟缩在这个小小的地方。

“汝等大才,何止荒废在此?”

赵元溪这就不乐意了,难道她这里是什么很差的地方吗怎么就会让他们荒废?

“李廷尉,他们都是跟着淳于越的,淳于越著书是我让他去干的,你难道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吗?”

李斯不敢置信,脸一阵青一阵白。

他以为他们著书是自发的行为,哪里知道这后面有太后的手笔,想到自己刚刚说了什么,老脸一红。

“是臣失礼了,还请太后恕罪!”

赵元溪轻哼。

隔壁的动静传到法家那群学子耳中,他们一个个凑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就看到廷尉被太后叱责的场面。

不同于儒家这些对李斯不感冒的人,这些法家弟子个个都是李斯的迷弟,看到偶像做出这种有失风度的事,心中的滤镜不免碎了些。

他们甚至感觉淳于越那老头都比他们的廷尉厚道,至少淳于越做不出当着他人面抢人的事。

周遭的目光让李斯如芒在背,他本身就是个爱面子的人,如今失了这么大的脸,自然想尽快离开。

“此事就此作罢!太后娘娘,您之前说的有问题的年轻人在哪?”

赵元溪这才想起这人是自己请来给那些学生回答问题的,表情稍微好转了些,眼神示意那几个站在门口的法家弟子过来。

“你们之前不是心中有许多疑问吗?我把李廷尉请来了,有什么问题尽管去问。”

众人大喜,对太后露出感激之色。

李斯心中憋屈,明明是他来帮忙,结果不仅没有分毫好处,连这些人都不感激自己。

他何曾受过如此委屈?

法家弟子将李斯迎进了他们的课室,如小山高的书堆就那么摆放在李斯跟前。

对上这群人渴求的目光,李斯虽有些不满,可念在同门情谊,还是替他们一一解答了那些问题。

这时的李斯才知道,当初向大王提出要编纂出一本秦律通识的人,原来是太后。

第52章 摆酒设宴

李斯心情复杂,他调查过大王身边的人,想知道提出此等建议的大才到底是谁,不曾想那人竟是太后。

虽有些失望,但他又觉得安心。

太后虽有智慧,现在也不过是个彻底失去权势的女人,并不会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