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得正盛,池边柳荫下浮着一艘小船。小几上摆了一盘葡萄,一碟糕点,一壶君山银针。
林云熙躺在船上,支肘撑头,看向小几旁端坐的姝云,摇着团扇送来清风,说道:“从山庄回去后,我就给表姐写了信,问了制作通草花的事情,估摸着一个月后就有回信。”
姝云捻了一颗紫葡萄,慢条斯理地剥皮,说道:“若是能问得做法,是极好的。”
姝云还是觉得信中所言,不如亲自拜访学习。她抬眸,失落地望了眼燕拂居的方向,别说扬州,就算是在山庄小住了几日,他也追了过来。
姝云低头吃葡萄,情绪低落。
池边有柳树遮阴,几只蜻蜓边飞边停在荷花上,水中的鱼在荷叶底躲阳。
林云熙起身,叹息着愁道:“世子昨天送来一盆纯白栀子花,还让我娘看到了。”
姝云担忧,问道:“伯母不让你们来往吗?”
林云熙拧了眉,手指搅着团扇流苏,有些不好意思,别扭说道:“我娘倒没说什么,只是偷偷在笑。”
林云熙“哎呦”一声,害羞地捧着脸,黛眉微蹙,“就是感觉小秘密被爹娘发现了,特别糗,特别不好意思。”
“云儿,”林云熙过去挽住姝云的手臂,无措道:“我都想躲着几天世子。”
姝云作为局外人看得清楚,是李策先喜欢的林云熙,“以世子的性格,想办法都要出现在你面前,跟你讨笑讨话,几日都等不得。”
林云熙想了想,是李策能做出来的事情。她低头捻了一颗葡萄,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一抹浅笑,吃着甜甜的葡萄。
一只红蜻蜓立在船旁边的荷尖上,很久都没有飞走。姝云轻轻探身,屏气凝神,慢慢将手伸出去,试探着去捉蜻蜓翅膀,眼看着快要碰到,蜻蜓像是后面长了眼睛,唰的一下飞走了,姝云落了个空。
林云熙瞧见,发现很多蜻蜓都喜欢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咱去那边捉蜻蜓。”
她拉着姝云从船上下来,在池边捉蜻蜓。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姝云捉到了一只蜻蜓,轻薄透明的黑色翅膀,细长的尾腹呈蓝色,像是覆了层透白的薄纱,雾蓝雾蓝的。
“瞧,这只蜻蜓真好看。”姝云笑靥如花,朝林云熙去,余光瞥见池塘对面的空廊里有生面孔。
男子身形修长,着一袭月白长袍,束天蓝色腰封,佩玉戴环,儒雅温润,似月下清辉。
男人也在看她。
林云熙顺着姝云的目光看过去,在她身边小声问道:“这位公子面生,谁呀?”
姝云回神,敛了目光,摇头道:“不认识,我也是初次见他。应该是来找哥哥的。”
两人背过身去,姝云给林云熙瞧她捉的蜻蜓,可高兴了。
看几眼就行了,姝云手指一松开,蓝色的蜻蜓振动翅膀,飞远了,去属于它的广阔天地。
“梁大人?”
仆人唤了一声,梁蒙慢慢回神,问道:“那位青衣姑娘是府中哪位姑娘?”
仆人回道:“是云姑娘,也算是大公子的妹妹。另一位是云姑娘的闺中密友,吏部尚书家的千金,林姑娘。”
“梁大人,这边请。”仆人伸手,请他挪步另一边。
梁蒙最后看了眼姝云的背影,跟着仆人进了燕拂居。
今日,萧邺休沐,梁蒙递了帖子拜访。
梁蒙是扬州人,是在幽州河口治水的小官,今春圣上西行雍州、幽州巡边,他被萧邺举荐,因为治水患有功,得圣上青睐,擢升工部水部郎中,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1】。
梁蒙是寒门弟子,跟萧邺不认识,只在幽州时有几面之缘,眼下从幽州来到京城赴任,铭记昔日的举荐恩情,带了些东西来府中拜访。
男人矜贵端方,不轻看寒门,单坐在那里,就是正气凛然,梁蒙听说萧邺以前立过战功,倘若没受伤,肯定还会驰骋沙场,如今任羽林中郎将也是一众子弟中的翘楚。
梁蒙将长盒递过去,笑道:“略薄薄礼,聊表心意,请中郎将笑纳。”
萧邺没接,垂眸抱起椅脚旁磨爪的团团,曲指轻敲它的头。团团安分了,趴在他膝间,颓着毛茸茸的小脑袋。
“梁大人,我这里不兴这些,拿回去吧。”
萧邺说道,梁蒙有些尴尬,讪讪收起锦盒,心中对他的敬意多了几分。
萧邺淡道:“你我素不相识,我向陛下举荐,只因是觉得有才之人,不应被埋没。”
“正值夏季,下月多雨,去年水患就淹了几个村子,如今梁大人上任,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
梁蒙愣了愣,恍然大悟,“多谢中郎将提点。”
萧邺轻抚猫头,提点算不上,不过是想那人早日归京罢了。
梁蒙留下喝了一盏茶,也没久留,识趣地离开燕拂居。
姝云跟林云熙回屋后,才发觉有一阵子没看到小猫了,它调皮得很,总是喜欢乱跑,怕就怕跑去了侯府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