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我只会蹭热度啊 第416节(2 / 3)

后的目光带着复杂的期许,最终深吸一口气:“那么华夏电影工业化的火把,就只能交到你手上了……”

“哈哈,领导,别说得那么悲观……”

周阳摇头笑了笑,随后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下旬……

六月的最后一周,整个华夏电影市场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菊花台》与《王之盛宴》的宣传攻势铺天盖地,几乎无孔不入。

公交站台的广告牌、地铁车厢的滚动屏、黄金时段的电视插播,甚至连菜市场的塑料袋都印着两部电影的巨幅海报。

梁小刚和李正涛带着主演团队辗转全国二十多个城市,所到之处皆是人山人海。

媒体们不厌其烦地强调这两部电影对华夏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意义,某权威杂志甚至打出标题:“《菊花台》——东方好莱坞的黎明!“

在如此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下,《王之盛宴》率先开启预售,票房一举突破3400万人民币,创下华夏电影预售新纪录。

媒体纷纷为之沸腾,普遍预测其首映票房突破4000万已毫无悬念。

受两部大片利好消息刺激,【天娱】与【华盛兄弟】的股价也迎来了久违的涨停板,重获资本青睐……

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份。

7月1日早上8点钟,《王之盛宴》率先在燕京大剧院首映。

《王之盛宴》首映现场堪称华夏影史最豪华盛典。

红毯铺满燕京大剧院前广场,三十家电视台直播车将现场围得水泄不通。

梁小刚携章怡、葛辉等主演亮相时,粉丝尖叫几乎掀翻屋顶,保安不得不拉起三重人墙。

某品牌斥资千万包下对面大厦led屏循环播放电影预告,更有黄牛将888元的首映礼邀请函炒到2万元天价。社交媒体实时热搜前十条全部被电影相关话题霸占,王之盛宴美学话题阅读量3小时破百万。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阐述着这部电影,将会是一部足以载入影史的电影……

然而,当零点场票房数据出炉时,包括梁小刚在内的无数媒体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部电影……

似乎……

情况不妙!

第322章 大溃败

那一年,李正涛的《秦》横空出世,以恢弘的战争场面和东方美学震撼影坛,掀起国产古装大片的商业狂潮。

那一年,作为华夏三大导演之一的李正涛,继好莱坞导演陈安华之后,成为第二位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人导演,令整个电影界为之震动。

那一年,业内已默认他即将登顶“华夏五代导演”之巅,更是华夏导演领军人物,风头一时无两……

那一年……

……

李正涛的成功对华夏电影市场产生了巨大震撼,几乎整个行业都在赞颂:李正涛将带领华夏电影迈入大片时代。

这种赞誉让同属“华夏三大导演“的另外两位导演倍感压力。

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行,突然宣称要冲向国际、引领时代,任谁心里都不会好受。

陈凯就是其中之一,他野心勃勃地拍摄了《极》,试图证明自己在电影圈的江湖地位,结果影片遭遇惨败,至今都没能缓过劲来。

然而《极》的失利并未浇灭其他导演对“大片“的追求。

他们一方面私下嘲讽陈凯不会讲故事,另一方面又纷纷投身大制作电影的拍摄。

这其中,梁小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他的野心极大,他不仅要重现《秦》的辉煌成就,更要开辟一条全新的创作道路,誓要打造一部能够比肩甚至超越《秦》的鸿篇巨制

李正涛追求华丽视觉效果的风格不同,梁小刚认为真正能让国内外观众都认可的电影,关键在于实现“文化融合”。

他始终认为这种融合必然是以东方美学为外壳,融入西方艺术片的故事内核,他坚信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既能带给观众震撼的视觉体验,又能引发对人性的深刻思考,从而实现海内外票房大爆,从而一战成名……

正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在经历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晚后,他最终启动了《王之盛宴》项目……

……

7月2日。

办公室里。

死一般的寂静。

助理推门而入,递上了一份票房数据,紧接着,便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梁小刚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接过那份报告,只看了一眼便闭上了眼睛。

这部被所有人寄予厚望的电影,预售票房高达3400万人民币,创下了华夏电影预售新纪录。

然而首映日票房却仅有2800万,远低于预期水准,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的眼圈略微带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