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霜儿的束脩, 姐姐都能挣回来, 你愿不愿意去读书啊?”
赵雪娘此刻想明白了,母亲这么多年来,一次不曾回来看过,可见她其实也并不想离开她现在的家。
钱是穷人胆,不管母亲日后怎么选择, 都不是身为女儿的她可以去左右的。
那二十两救命银子,到底是她欠母亲的,等之后私下全数归还母亲便是。
赵玉娘张嘴“啊”了一声,一脸迷茫。
“啊什么?你难道不想读书识字吗?”
“大姐,玉娘认字,不用花钱再去读书了!”
赵玉娘连连摇头,不想浪费赵雪娘的银子。
大姐在外面做工很是辛苦,她不想让姐姐更辛苦。
“玉娘,你只是粗略识了几个字,你启蒙的时候,家里条件就已经不好了,所以这个书,你一定要接着读。你看姐姐,若不是读过书,怎么可能这么快就从纺织工变为管事?识字真的很重要,你不要怕浪费钱财,等日后,你能赚钱了,这点儿钱,你肯定能赚回来。”
赵雪娘可看不得妹妹退缩,说什么不读书的话,沉甸甸的银子让她对读书有了新的认知,读书不会错!
赵玉娘还想拒绝,门口传来敲门声,随后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是祖母和小妹回来了。
赵玉娘拒绝的话被打断,她起身去开门,将门外的家人迎进来,接着去烧火热菜,准备开饭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雪娘就起身去街口等待公共马车,花一文钱,马车带着她从街口一路到了城外的纺织厂。
赵雪娘急匆匆去寻了那位上面派下来的管事。
纺织厂是今年年初建立的工厂,那时候纺织厂里头就是几台纺机,十几个织娘与绣娘,管事也只有一个。
说是背靠朝廷开设的纺织厂,实际上并不受重视。
运行了一段时间后,西北边关传来大捷的消息,纺织厂突然开始对外大肆招工,工钱开得高,活儿干净,附近许多女子都愿意来。
赵雪娘就是那个时候通过选拔,进入纺织厂的。
才三个月,她就从一个普通的女工变为管事,不光是她绣花手艺好,更不光是因为她识字,还因为她胆大心细,有组织能力,而且年轻有活力,做事认真,有上进心。
关键是有上进心。
这是纺织厂明面上的总管事红棠,最为欣赏赵雪娘的地方。
红棠是带着命令从宫里出来的,她原本是为了在长宁城城郊设立一处情报点,培养几个探子,没想到随手开得纺织厂,竟意外入了陛下的眼。
陛下眼看就要好好发展纺织厂,红棠自然要多挑几个好苗子留下,帮助陛下将纺织厂办得红火起来。
那样等之后她回宫,也能放心些。
赵雪娘是红棠接触下来后,最欣赏的姑娘,这年头穷人窝里实在难出凤凰,赵雪娘算不得凤凰,却也是万中无一的奇珍。
赵雪娘愿意拼命抓住任何机会往上走,这点和其他得过且过的纺织厂女工完全不同。
大早上的,赵雪娘过来寻她,说起了她妹妹去读书的事,问她城西的私塾究竟是不是真的。
红棠点头,赵雪娘之前跟她说过家中两个妹妹的事,对于二妹妹赵玉娘,赵雪娘多有愧疚,听赵玉娘年纪轻轻就能照顾好眼睛不太好的祖母以及更为年幼的妹妹,红棠不忍叫这样的好姑娘被耽搁,见赵雪娘不放心私塾,干脆让赵雪娘今日下工后,同自己去一趟私塾看看。
赵雪娘震惊,自然千恩万谢,庆幸自己遇上了贵人。
城西的私塾名梧桐私塾,是如今的国子监博士穆盈栀的学生开设。
今年年初原国子监祭酒,陛下外祖父宁疏白呈了告老折子,陛下念其年事已高,遂允了折子,提了国子监博士宁泽世为新任国子监祭酒,穆盈栀则提为博士,挂了个工部侍郎的职。
穆盈栀一直以来都很注重教书,她以前收了许多学生,最有名的学生就是如今的兵部侍郎,刚从西北回来的使团成员之一,曾经的庶民状元——穆九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