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被徐达知道,徐达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
提前被朱元璋知道的话,今天的大朝就不会有了不说,还能在心理上提前预防!
唯有突然来这么一出,才能让朱元璋一气之下,做出不冷静的决定!
想到这里,朱标是真的想开口提醒他爹,这一切都是假象,都是李善长针对叶青的阴谋。
可他也知道,他不能在这个时候提醒。
他只希望他爹能够稳住心态,不要在这个时候做出任何决定,一切等退朝之后再说!
想到这里,朱标便看向高坐龙椅的朱元璋,眼里还尽是担忧之色。
所有人的眼里,朱元璋在看到这一幕之后,表面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也就只是稍稍坐直身躯,目光也在那么一瞬间变得锐利一些罢了。
与其说是锐利,还不说是‘重视’!
远离叶青的朱元璋,可不是那个冲动易怒的‘郭老爷’,而是不轻易人前发怒,一旦发怒就必须见血的大明开国皇帝!
在那么一瞬间,他确实是心中一紧,但紧接着就释然了。
朱标都能看得出来这就是李善长的诡计,他还能看不出来?
眼前这些为叶青请功的人,哪些是发自内心的真请功,哪些又是别有用心的假请功,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都说人心隔肚皮,可这些人的人心,在他朱元璋的眼里,就跟长在外面似的。
现如今,他唯一看不透的人心,也就是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叶大人!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是用余光看了一眼朱标!
他在看到朱标眼里那明显的担忧之色后,也是下意识的微微皱了皱眉。
“兔崽子,”
“你就这么看不上你爹?”
“你小子还是火候不够,还得多帮咱监国历练才是呀!”
朱元璋在心里暗自教育一顿朱标之后,就昂首面向齐齐跪伏在的文武百官。
下一瞬,朱元璋的脸上便尽是欣慰之色。
朱元璋笑着点头道:“百官齐心,君臣齐心,这是咱一直想看到的场景。”
“还望诸位,继续如今天这般,同心戮力!”
在说到‘同心勠力’四个字之时,朱元璋稍微加重了一点点语气。
所有人的眼里,朱元璋就这么专挑好的夸,夸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笑着下朝而去。
御书房里,
朱标前脚刚走进去,就看到了他意想不到的一面。
他以为他爹到了御书房就该发火,结果却看到朱元璋只是脸色阴沉着坐在那里,而那双深邃的眼睛,虽然有明显的怒意,但更多的却是智慧。
“标儿,你说咱能听他们的,把叶青弄到京城里来吗?”
朱标走到朱元璋面前坐下道:“爹,把叶大人弄到京城里来,不是你的主张吗?”
朱元璋一把搂过朱标的肩膀,氛围瞬间就变成了两哥们儿谈心。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头道:“你小子,还是太嫩,还得多在这位置上历练才行。”
“咱来告诉你,他李善长已经把咱的主张,变成了他们逼宫式的谏言。”
“如果咱把他叶青弄到京城里来,确实是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但也证明他们这逼宫式的谏言有效。”
“说句难听的,那就是咱向他们妥协,向他们服软了。”
“如果咱这么做的话,他们就会以为只要百官在咱的面前一跪,然后再说同样的诉求,咱就只有答应。”
“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乃至于无数次!”
“孩子,这个头万万开不得,皇帝向臣工服软的头,绝对是万万开不得的,咱爷俩宁愿做弃百官谏言而不顾的暴君,也绝对不能做向百官服软的明君!”
朱标看着此刻像极了‘大哥’的父亲,聆听着这颇有哲理的话语,也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朱标恭敬道:“爹,儿子记住了!”
说到这里,朱标又笑着道:“爹,儿子发现一个问题,你变得越来越好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脾气了。”
朱元璋眉心一挑,然后好奇道:“这说的是什么屁话?”
朱标笑着道:“您在面对朝中文武之时,脾气越来越好,他们给您使这么大个绊子,您还能一点不发火,还能如此冷静的沉着应对。”
“可只要一提到那位叶大人,脾气却是大得不得了”
朱元璋一听到叶大人三个字,直接就气炸了。
“别在老子面前提这王八蛋,这么气人的一个人,咱还得想尽办法往京城里弄。”
“咱真是贱得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