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苏振玉将圣旨直接塞进了苏灿手里,然后接过雪瑶奉上的茶水,自顾自的坐下抿了一口。
苏灿连打开的意思都没有,反手便放到了案几上,“八叔,侄儿觉得您在传圣旨的路上遇到了西陈残兵袭击,身受重伤逃了出来,这圣旨……丢了……”
“噗……”苏振玉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目瞪口呆的望着一脸贼兮兮的苏灿,“咳咳,你个臭小子,亏你想得出来!陛下要是知道了非要被要被你气死!”苏振玉捂着胸口连连咳嗽,脸憋的通红,指着苏灿不知道再骂他点什么东西了。
“来人,扶八王下去养伤!好酒好肉的伺候着。”苏灿笑眯了眼看着苏振玉,轻拍他几下后背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苏振玉擦去了粘在胡子上的茶水,侧身在苏灿的脑门上给了一巴掌,瞪了他几眼后,摇头叹息了一声,苏灿的想法他也猜到了,但是就目前的朝中局势来看他认为苏灿这么做是正确的,因为如此一来,皇帝的目光与心思就全放在苏灿身上了,反而对支持他的大臣会放松一些。
“什么?八王遇袭,圣旨丢了?他大胆,他胆大!”也不知苏振山这两个他分别指的都是谁,十余日的午后皇帝再次接到龙鳞卫送来的密报,已经被气的要七窍生烟了。
旁边侍立的徐顺赶紧递上茶盏让皇帝压压火气,“陛下,要不老奴去跑一趟?把三殿下带回来?”
苏振山余怒未消瞥了他一眼,“你?你禁得住八百里加急的颠簸?怕你这把老骨头还不散架了!”皇帝说完便沉吟不语起来,脸黑的跟锅底一样,嘴里嘀咕着,“臭小子,跟你爹玩听调不听宣?看你回来不把你的屁股打开花,对!一定打开花!”
皇帝的话音未落,这时纪峰却在御书房门口求见,被没好气的唤进来后他将一封情报先递了上去,“陛下,刚刚南唐那边送来的,还有从南唐来了一批使节说有国书奉上。”
苏振山压了压火气,先将那封情报打开,片刻,他震惊的猛然又从头看了一遍,直到看了三遍他才将信纸放下,满脸愕然的问道,“南唐宇文氏反了?”
纪峰抱拳,“是的,宇文氏趁南唐朝廷将大部分兵力全部调到了白银江与我国对峙之机,在南唐后方栖霞州举旗造反,拥立原大夏朝一位黄姓郡王后羿为皇帝!”
苏振山蹙眉点头如有所思,按说这个时候南唐发生内乱应该是他这个东森皇帝最乐意看到的,但是宇文氏这三个字却让他惴惴不安起来……
南唐卢氏在一统白银江以南后,基本上收留了原大夏朝的所有老牌贵族,而其中的佼佼者非宇文氏莫属,这个姓氏自几百年前大夏朝建国之初便是地方豪族,几个世纪的沉浮一直兴旺不衰,族内用四世三公来形容都是少说的,名臣猛将更是出过无数人,传说家中光族谱名册至今都已经能装满十几个大箱子了。
还有,南唐开国皇帝卢照纯起兵反夏之时,除了卢氏自身的力量强大外也是有了宇文氏的鼎力相助才得以安稳建国,故而南唐建国后,宇文氏一直都任宰相一职,经三代君王都没换过,或者说是没法换,原因用一句儿歌便可解释,叫卢氏的刀枪,宇文的书箱,夏侯的金银,南宫的米仓,街头巷尾无不可闻。
“陛下,西陈,南唐现在皆有叛军趁乱启事,这正是咱们一统天下的好时机啊!”纪峰见皇帝皱眉不语,见缝插针道。
苏振山缓缓摇了摇头,浓眉依然未展,“好时机是不假,但是,东森终究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大举出兵攻伐两个国家,先后顺序很重要啊!而且……南唐的宇文氏可比西陈的那个冯浩然强太多了,一旦他们成功,哎……但现在从西陈抽兵回来去打南唐,那又得不偿失啊……”须臾,苏振山又愤愤加了一句,“哼,怕是宇文氏就是看中了我东森此时无暇南顾的机会!”
“那陛下南唐的使节您见不见?”纪峰见皇帝面沉似水,问的也是小心翼翼。
“不见!”苏振山沉吟片刻摆了摆手,“他们想说什么朕已经猜到了,让他们把国书呈上来就行!”
猜到了?纪峰犹疑一下,未敢多问,不过稍加思忖他也想到了一二,无外乎就是来和谈的呗,南唐出了内乱的事,必是想此时跟东森罢兵休战的吧。
然而等他下去把南唐的国书拿回来时,纪峰才明白自己想错了,南唐的国书上写的是要跟东森联合一起攻打西陈!
“陛下,南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们不管宇文氏造反啦?”纪峰这回真的有些猜不透了。
“哼!怎么可能不管。”苏振山刚刚用过晚膳,闭目单指点击着桌面,“他们这是缓兵之计,玩了个障眼法,明面上与我东森联合,实际上还是要调兵回去平乱,只是换了个好听的说辞罢了……”
纪峰一想,也对,难道人家南唐不要面子的呀,“那这和谈之事咱们答应嘛?”
“答应,不答应又能怎么样?难道还能派兵去打?”苏振山无奈的睁开了眼,他若早知宇文氏要反,那他便先打南唐了。
纪峰点点头,作为龙鳞卫统领他的事情已经完成了,至于后面双方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