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倒是很赏脸地尝了一块,还笑眯眯地夸了几句。
张贵妃面上带着微笑,退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心中却对太后的态度有些不解。
以前太后明明还夸过她做的糕点精致可口的,为何今日却不喜欢了?
知道不少内情的皇后心中隐隐有个猜测,太后可能带了其他的吃食。
张贵妃刚坐下不久,戏便开了场。
这出戏演的是一个穷书生和宰相的嫡女之间冲破世俗阻碍,几经波折的爱情故事。
情节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戏台上的旦角演得投入,太后却在心里翻起了白眼。
她最讨厌这种穷书生和富家女或者官家女一见钟情,不顾一切私奔的爱情故事了。
且不说聘者为妻,奔者为妾。
故事中的穷书生一无官身,二无钱财,也敢诱拐良家女,足见其品行低劣不堪。
而那女子能够为了一个认识不到几日的男子便抛弃养育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好的。
真是越看越没意思,也不知道是谁选的这出戏。
一旁的芳姑姑见太后的脸色不对劲,赶忙将一旁的食盒打开,递到她面前。
“太后,尝尝映华县主送来的点心。”
听到“映华县主”和“点心”几个字,太后面色稍霁,拈起一块薯片,送入口中。
“嘎吱”一声,口中顿时咸香四溢,爽脆无比。
太后愣了一下,随后便迅速地咀嚼了起来。
土豆的清香,辣椒面的辣味和那酥脆的口感,瞬间在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片吃下去,仍意犹未尽。
她又拈起一片,吃了起来。
这薯片看着挺大一块,怎的这般不经吃?
一下子就吃完了。
太后一边吃薯片,一边喝着芳姑姑备下的果茶,心情好了不少。
连带着那原本不怎么讨喜的剧情也看着顺眼了许多,私奔就私奔吧,这俩人看着也挺般配的。
皇后本来听得入迷,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她循着香味望过去,就见到太后一片又一片地吃着薯片,吃得津津有味。
皇后:……
母后果然带了零嘴。
也许是皇后的视线太过灼热,太后也朝她看了过来。
“吃吧。”
太后迟疑了一瞬,将食盒中的薯片取出一部分放在干净的空碟子里,递给皇后。
皇后:“……多谢母后。”
就这样,皇后也加入了“嘎吱嘎吱”的吃薯片大军,引得周围的妃嫔频频侧目。
戏台上的旦角越演越觉得怪异,台下的观众一个个都心不在焉的样子,竟无一人在认真听戏。
有人内心忐忑,生怕自己演得不好,触了皇家的霉头。
有人心细如发,发现那些妃嫔好像都在偷偷看太后和皇后,顿时惊慌不已。
生怕自己发现了什么皇家宫闱秘辛。
“咿咿呀呀”的唱腔伴随着“嘎吱嘎吱”的吃薯片声在耳边响个不停。
台上台下众人心思各异,只有太后和皇后吃得专注投入,惬意得很。
第140章 仙子踏光来,赠我长生丹
太后和皇后在灵音阁吃薯片吃得正开心,景宁帝则在宣德殿里和一众大臣议事。
今年汛期早,雨水多,斫郡多处决堤,洪灾连连,流民数以万计。
换言之,抢险救灾刻不容缓。
虽然已经第一时间派人去斫郡救灾,还让工部的人去督修水利。
可满朝上下还是忧心忡忡,斫郡位于大梁和东离的边境,地势险要。
若是灾情处理得不好,引发流民暴动滋事,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者,灾情过后,常伴有瘟疫。若是此次赈灾处理得不好,还容易发生瘟疫。
虽也有太医与赈灾队伍同行前去斫郡,还是免不了让人担心。
好在今日斫郡那边已经传来消息,堤坝缺口已经处理好,灾情得到了控制,大部分流民也已经安顿了下来。
太医和全国各地闻讯赶去的医者都在用各种方法预防疫情,按照目前斫郡的情况来看,瘟疫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连日来困扰着景宁帝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一直压在众人心头上的大石也都放了下来。
议事完毕,景宁帝想着已经被解决的斫郡危机,又想到前一日沈昭年匆匆入宫向他汇报一事,心情顿时舒畅无比。
安德盛看了看景宁帝的神情,朝一旁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宫女心领神会地退下。
很快,她又领着几位宫女进来为景宁帝和各位大臣上茶,还在他们面前摆上了点心。
景宁帝本就在回想着沈昭年的话,此时见到金黄酥脆的薯片,心里更是说不出的激动。
农田乃国之根本,若这种果子真的如沈昭年所说的那样,既能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