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1章(1 / 2)

楚非昀不经大脑似的:“一条大路直通圣游湖,这是多幸运!走咯!”

晃了晃男孩的保温吸管杯还有大半壶水,起码能保证他不至于缺水而低血压,秦风也无可奈何。

好消息是,这条路的确再不经过任何镇甚至乡,直到圣湖。

好消息是,会经过一个几户人家的村子。

好消息是,一户人家,有个披着蓝灰色厚外套的老奶奶,坐在门口晒脚。

更好的是她家养了鸡和猪,还种了蔬菜和土豆,家里中央的火塘里还架着铁水壶在烧水,雏鸡还不贵。

老奶奶懂一点普通话,干扁的嘴重复了几次,一百,一百。

坏消息是,老奶奶要现金。

他们火塘乡的人都有微信,秦风偶尔向他们买自种的瓜啊菜,都是扫码支付。

就更别说刚从岛国和海湾市来的楚非昀,只能从书包角落找出一堆岛国币:“什么时代了,只有那种小国家才那么out,还用纸币。”

两人摸了摸,竟身无长物可供以物易物。

见老奶奶正准备起身干农活,秦风只好出此良策,以体力易物。

在老奶奶手把手教育下,城市精英学会了打井水、浇菜,还用水把猪崽子们淋得瓜瓜叫,高帮登山鞋踩在猪踩的地方……过程的艰辛,他不想再重复。

楚非昀在一边满怀同情地看着他。

——能指望这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大宝贝,帮得上什么忙?除了卖萌鸡同鸭讲地哄老奶奶。

最后,老奶奶拍了拍肩安慰了一下汗湿重衫的秦风,转头抱来一只小猪崽子想放在楚非昀腿上,惊得秦风赶紧拦住,怕男孩脆弱的身体被猪踹了。

在两人坚绝拒绝下(不会宰猪,鸡倒是可以试试),老奶奶终于给他们都灌满了水壶、包了一大包蔬菜和土豆,还送出一只大雏鸡。

好消息是,历经与往返小镇买食物同样长的一个小时,他们的车开上个终于到达圣湖边。

开过一个垭口,向着一块木质指示牌,用中文和本地文字写的「圣湖由此进」,两道细铁丝拦起来的一条只能单向通过一台车的道路,两旁漫山遍野的都是不知名的各色花草。

五月最后一日,天空蓝得纯净,午后高空飘着一丝两丝白云,看智能手表的高度已有3323米。

再往前开一点,连铁丝栏杆都没了,两人沿着被别的车压出来的道路再往前开,俄而一个缓坡之后,山间更大片白黄绿色花海之间,有片像碎玻璃一样的地方,泛着粼粼波光。

看着周围并不靠近湖的地方,偶尔有不连续的一段段旌旗,应该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圣湖了。

他们一路往前开,椭圆形的湖面,越近,越看到倒映着天空而显得很蓝。偶尔一阵大风吹过,又变得满湖金光。

最后离湖大概还有三四十米,两人把车停下来。

楚非昀把自己弄到轮椅上。周围很平缓,他可以自己来。

而秦大少爷已经放弃了挣扎,开了尾厢,拿出那只被捆好的鸡,和两只大土豆。

对于在海边城市长大的秦风来说,湖小得很,近看就比学校的标准运动场大一点,周围有三座石头山峰,环绕着这片有湖和花海的缓坡。

但着着终于千辛万苦到达的地方,“好棒啊!”楚非昀攒足力气喊到。

的确,如果忽略了一切坏条件。

就在他们脚下,一片蓝紫色的花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清新而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甜味。

男人长叹一声,而肚子“咕——”的尖叫仿佛在呼应他的虚脱。

坏消息一言难尽,除了这些花,高原根本没有大叶植物,他们用手机查到的以荷叶/芭蕉叶/芋头叶包裹鸡来烤,不成立了。

最后只好用最土的办法:鸡毛包鸡再包泥巴,叫化鸡都没那么惨。

一边用湖边泥巴抹在鸡毛上、满手是泥的秦风,内心已经满满地做好下次自驾出行的准备,反正绝对不能交给e人去想。

用小e人的话讲:“圣湖的泥都是圣土,说不定不小心吃到了还延年益寿。”

秦风:“你说话肯定点,别发抖试试?”

2500米海拔的初夏午后还能只穿单衣,但3300米太阳直晒,山风和海拔都给两个没有户外生存技能的人打了脸。幸运的是车后座标配有睡毯,一人一条不至于冻死。

就别提空旷无垠,把车开回路口、才捡到不少枯树枝,然后终于在几块避风的大石头间把火点着。

“还架火上烤,烤到啥时,直接把泥包好的鸡和土豆扔火里。”

预计中的湖边浪漫野餐,野是够野了。

下午四点,两人终于吃上了午饭:就算是拍干净了泥巴和鸡毛,也依然都泥味的鸡肉,还有烤得不耐烦了打算直接吃了的外软内硬土豆。

好消息是:“咦,这里的土是不有点咸味,好好吃啊!”

秦风顺手用沾满油的手指头轻点他的鼻子:“不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