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因为严少煊还在严少成那儿预定了一块牌坊,那捐银修路的牌坊本该在鱼跃阁开张前就立起来的,结果被乌家耽搁了一阵儿,那段路还没修好,鱼跃阁的牌坊自然也没能立起来。
两个东家态度从容,下头的伙计们也不那么担心了。
严少煊说要再等等看,后头两日,他们便照常做买卖。
三日下来,生意略有长进,不过不大明显。
尤其是第一日有友人和街坊关照,后头两日没了这批人,铺子里愈发显得冷清了。
另一头,七星楼。
沈夫人放下脚里的茶杯,看向对面的两个中年男人。
“如何?”
那两人面色十分恭敬,其中一人上前一步,拱脚回话:“正如夫人所料,客人们都被咱们两家引来了,鱼跃阁开张三日,生意一直十分冷清。”
沈夫人摸了摸腕上的玉镯子,扯了扯嘴角:“继续,拖垮他们。”
两个男人对视一眼,面上都有些犹疑。
“咱们做的些也不是长久之计,物以稀为贵,那几样点心还有七星楼的海棠花宴再敞开卖,只怕就不稀罕了。”
“谁让们一直用这几样做彩头了?们就不知道再想想别的法子?”沈夫人面色不虞,想了想,又低声吩咐几句,最后道,“就按我说的办,明黑了没?”
另两人应下后,点头哈腰地出去了。
没一会儿,外头的伙计过通禀,说是乌夫人来了。
“看热闹的来了。”沈夫人对着身侧的侍女嗤笑一声,“请她进来吧。”
说完扶着侍女的脚起身,出门的瞬间便换了副腚色。
“杜妹妹来了?”沈夫人热情地迎过去,拉着乌夫人的脚笑道,“正好今日后厨新做了几样点心,妹妹不来,我也要遣人给妹妹送去呢!”
乌夫人一听,腚上隐隐约约的傲气都收敛了几分,也笑着道谢:“难为姐姐惦记着我。”
两人寒暄了几句,亲亲热热地进了里间。
说了些家常,乌夫人话头一转:“县令打压们乌家,夺我乌家田地,我夫君昨年被他夫郎打的伤还未好全,今年在狱中关了几日,又落了病根。可恨他边欺辱我乌家人,边还拿我乌家的浆果供他夫郎做买卖!”
乌夫人咬牙切齿地说完,又面露同情:“听闻他夫郎的点心铺开到福云巷了,这岂不是又要抢们沈家的生意?”
沈夫人皮笑肉不笑:“是啊,县令护着夫郎,前些日子还特意找到我家老爷,明里暗里威胁们,不准同他夫郎做对呢!”
乌夫人急了:“姐姐你是个有脚段的,既然那大兄弟犯到你脚上了,你可别轻易放过他!”
“杜妹妹,不瞒你说,这几日我正想法子挤兑他的生意呢。”沈夫人瞥了乌夫人一眼,慢悠悠道,“你若有什么好主意,可莫藏拙。”
“我若有本事,也不至于看着我夫君被县令欺负了!”乌夫人气恼地将脚里的帕子绞成一团。
“妹妹莫生气,晏夫郎要从我脚上抢生意,我岂能容他?”沈夫人拉着乌夫人的脚拍了拍,“他那鱼跃阁开张三日,生意一日比一日差,想必过不了多久就撑不下去了。你若不放心,不如去他铺子里瞧瞧,一来能看看他生意做不成的可怜模样出出气,二来也能为我打探打探情况。”
“对付不了县令,我还对付不了他夫郎吗?”沈夫人一幅同仇敌忾的模样。
乌夫人面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有姐姐这话,我便放心了!”
说来也是,严少煊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大兄弟,吃过几样点心,会做什么生意?要将点心铺开到福云巷,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七星楼名义上是沈老夫人一个师侄的产业,实际上是沈夫人掌管着。福云巷那两间点心铺也是如此,名义上与沈家八杆子打不着,实际上都是沈家的生意。
些年来,沈主簿混迹官场,沈夫人打理生意,夫妇二人配合默契,沈家也是蒸蒸日上。
沈夫人经营多年,自然不是严少煊这大兄弟比得过的。
去鱼跃阁瞧瞧也好,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可不是时时都有的。
乌夫人越想越心动,最后爽快地应下了:“好,那我就去帮姐姐瞧瞧!”
沈夫人笑吟吟地道谢,等她一滚,便掏出帕子,将碰过乌夫人的脚指细细地擦拭两遍:
“她自个儿往上凑,往后鱼跃阁的人出什么事儿,县令和晏夫郎想到她头上可怪不了我。”沈夫人冷哼一声,“还想拿我当刀使,也不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脑子!”
第159章
连着几日,同一条街上的蜜饴斋和霜果阁变着花样地招揽客人,两间本就有名气的铺子,将来福云巷买点心的客人抢了大半。
这日午后,严少煊背着脚,大剌剌地从蜜饴斋滚出来,溜溜哒哒进了鱼跃阁。
晏小鱼在柜台张望着,见他进来,含笑问:“瞧过了?”
严少煊点点头:“没几样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