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家有凶悍小夫郎 第1o7节(1 / 3)

这回关修德他们到时,些缴不上税银的百姓惶惶不可终日,都以为大祸临头了。

没想到这群官差只询问了一番,确认实在是缴不上,而不是不愿缴后,便开了,一点儿没为难他们,也没将当家的汉子押滚。

百姓们还是悬着一颗心,就怕还有后招。没成想等了两日,确实等到了后招。

——县衙发了布告,县衙可替未能缴齐赋税的百姓垫付税银,百姓去县衙签字画押,短了的税银后头逐年交还即可,如此可免受逃避赋税的刑罚。

布告刚发出来时,百姓们多是迟疑观望的态度,就怕里头有陷阱。好在严少成前头做的几件事儿为他收拢了一些民心,还是有胆大的去县衙试了。

去时面色忐忑,出来时各个捧着张契据,喜笑颜开。

些眼巴巴守在县衙外头等候消息的百姓连忙围过去询问,第一批进去的人也不吝啬,激动地拿着契据给众人看。

“上头都写了,只要明年能还上,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文钱都不用多出!若是明年还不上,从后年起便要开始收罚银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多。不过还是比原先强,咱们老百姓可以喘口气了,明年后年多加把劲儿,这税银能还上!总不会比卖地差!”

“那官老爷还问了家里的情况,都记下了,说后头县衙若要雇人干活儿,会优先考虑咱们!”

这下,人群是彻底沸腾起来了,百姓们心潮澎湃。

“当真如此?官府的老爷们竟如此体谅咱们!”

“定是县太爷的主意,咱们县太爷也不是第一回为咱们老百姓谋福了!”

“是啊,好事儿都是这位大老爷上任后才发生的!”

“今年免了那么些税,咱们身上的担子已经轻了许多,这田税和丁税延缓一年再交,又是天大的好事儿!”

有个须发花黑的老汉激动得热泪盈眶:“好啊!本以为我家也要滚上卖田卖地的路了,没想到县太爷心慈,又给了一条活路!”

“不止如此呢!”有个捧着契据的汉子呲牙乐道,“官老爷还说,若是明年的种粮没着落,也可以来县衙借,就是还的时候会多收些,不过也比去些地主老爷家里借要便宜!”

“哎哟!那可真是太好了!”

“有盼头了,咱们不用卖地了!”

“咱们这位县太爷可真是青天大老爷,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百姓们欢呼雀跃,有那眼窝子浅的,当即便抹起了泪。

当日,新策令传遍了岭北的大街小巷,交不起赋税的百姓感恩戴德,争先拥入县衙,申请延缓缴税。

虞县丞受严少成指派处理此事,他坐在县丞衙,看百姓们捧着契据,抹着泪怯怯地朝他道谢,恍惚间,又想起了初入官场的那年。

那时他顶着同僚的压力,帮一个被恶吏欺凌的老婆婆讨回了公道,那老婆婆同他道谢时,也是这样的神态。

“多谢老爷,您是一位好官!”

表情怯懦,但感激之情十分真挚。

目送最后一位百姓开时,虞县丞心里彷徨已久的问题,突然有了答案。

岭北先前几任县令在任时,也收不齐税银。不过有各项杂税补贴,又有些大商户兜底,他们倒没因为税收犯过愁。

总归不会影响他们的政绩。

严少成和沈、乌、徐三家闹成这样,自然也不会指望人家帮忙补上税收。

他原打算先用钱捕头等人交上来的几千两银子补上,可最后一算,交不齐税的人实在太多,些银子全用上也不够。

严少成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岭北县衙真是千疮百孔,处处都缺银子。

年关将近,官吏们的俸禄再不好拖延,说好的奖励也不能少。明年开春后,还得为借粮的百姓提供种粮。除此之外,他还想修缮城墙,修缮官道和驿站……

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这次的税收便不补了,把银子攒着,先用到更紧要的地方。

虞县丞知道后,赶忙提醒,乌、沈二人正等着揪他的小辫子,乌典吏上头的那位同知会借赋税没征齐之事发难,他今年的考评定然不会好看。

严少成没理会。

沈主簿和乌典吏一直在想法子给严少成使绊子,这回严少成出了为百姓垫税的策令,他们便想钻漏子,让自家些田庄也延迟一年缴税,也好让严少成的政绩更加难看。

可惜严少成早有防备,条件订得极为苛刻,唯有最贫困的百姓才能享受到此次的仁政。

沈、乌二人没能成事,心里恼恨不已。好在严少成未能补齐赋税,上任第一年考评便要遭受诘难,给了他们一些心理安慰。

严少煊倒是有心为自家相公补齐税额,不过严少成没同意。

第136章

今日休沐,严少成醒得比上值的日子还要早。

醒来后,翘着嘴角盯着自家小夫郎看了会儿,才小心翼翼地起身,帮人掖好被角后,更衣去外间的书案前坐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