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57节(2 / 3)

卺的手里握有许多秦少府失传的技术,自身更是一位锻造大师,稍稍懂行的雁门郡官吏一看,呼吸都粗重起来。

消息上报代王,代王明显也十分重视,快马加鞭派遣军士,护送卺一家人前往长安。

可以说,卺归附的意义远超以往,秦人,还是秦贵族,这说明了什么?

这是太后执政的成绩,也是年幼天子的政绩,连顽固不化的暴秦贵族都被折服了,不就证明当今两宫实乃英主么!

臣子们打了鸡血一般,史官同样大书特书,其中,九卿之一的少府令最为亢奋。要知道秦少府是最先进也是最庞大的国家机器,可惜当年的战乱与大火,让汉少府与之断了层,而今机遇重现,透出一点都能让他如获至宝了。

未央宫中,阳少府伸长脖子,犹如等待丈夫归家的妻。

刘越:“……”

小陛下点评:“阳卿若回头看看,就会发现御史大夫快忍不住了。”忍不住将他弹劾。

吕雉坐在一旁,见状失笑,越儿对周昌好似有一点点小怨气。

卺想都没有想过,他会被大汉君主亲自接见,还是一种正式的、彰显礼仪的接见。见他踯躅原地,迟迟没有跪拜,满朝文武仿佛没看见似的,阳少府很快出列,笑成一朵花似的开口了。

实则君臣早有商议,此人需要特殊对待。

他们是想要人家的效忠吗?

不是。

他们只馋人家的技术!

摆出一副郑重的架势,表明他们欢迎像卺这般的遗民,不论是秦是赵还是韩魏,他们大汉心胸宽广,不去计较从前的恩怨。如果能被别的人才看见,携带多多的技术归附,那就更好了。

唱一出礼贤下士的戏,何乐而不为?

阳少府亲切地开始推销,表示你来包吃包住,保证五险一金,病了有神医把脉,无聊了看化学家炼丹。

眼见推销差不多了,阳少府意犹未尽地住口,紧接着太后授官,天子关怀,刘越严肃地道:“你来,利在千秋。我们的作为,都是为了让百姓过得更好,吃饱穿暖,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卺晕晕乎乎,被打包送进了少府。

至于卺本人愿不愿意传授技术,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

刘越淡定极了,他藏着掖着也不怕,有墨者在,还怕偷学不来?

回到后殿,刘越脱下冠冕,换上轻便的短打服,郅都在一旁守卫,忽而拱起了手。

年轻的梅花司司长表达了他的担忧,表示万一再来一出“大楚兴,陈胜王”,让秦人纠集煽动,威胁到陛下,那就不好了。

郅都道:“臣以为暗中监视……”

刘越就喜欢这样体贴的臣子,小圆脸沉吟一瞬:“爱卿所说有理。”

他用信任的目光看着郅都,让他自由发挥,不要惊吓到人,郅都当即领命,步伐匆匆地告退了。

……

转眼一个月过去。

第一个投奔梁园的墨家弟子苏缓,而今成了新的钜子候选人。四五年的时光流逝,他上山下河,就学墨院,一身本事更胜往昔,如今随师叔一道在少府任职。

自从少府来了新人,他古怪,话少,虚弱,却是才华横溢,碰撞间,让人生出数不尽的灵感。

少府令对他很是看重,苏缓与他交流过几句,更是有所心得。

今日归来以后,苏缓便坐在田垄之间,默默思索着什么。片刻抬起头,见曲逆侯世子陈买提着一个模样从未见过的播种工具在他面前经过,苏缓眼睛一亮:“你这是要去哪儿?”

墨家与刚复兴不久的农家,人数少,在儒法两家的虎视眈眈下,很有相互扶持,守望相助的意思,陈买与他也是熟识。

闻言,陈买答道:“去惠王府。”

惠王邀请他前往农田,正好,陈买需要验证一番他手中的工具便不便利,若是成功了,再进宫汇报陛下。

苏缓点点头,拉过了他,继而神神秘秘道:“要不要与我合作?”

陈买一愣:“什么合作?”

苏缓松开手,掌心躺着数粒干瘪的麦种:“我有办法,将它们用工具分壳。”

陈买听着,顿时震惊。当下麦种吃着割喉,剥壳难,生煮也远不如粟米柔软,所以百姓们都不爱吃。

苏缓讲起他从少府“怪人”那儿,见到两块圆圆的大石头,它们合在一块,其上雕刻出细细的水渠,用力一转,竟是能够将重物磨成粉末,如同一个齿轮般。

苏缓灵光乍现,觉得此物实乃天赐,若是加以改进,用途可以多种多样!

恰好听见有百姓在田垄抱怨,小麦剥壳太不方便了,他便思索起来,麦与壳到底能不能用石磨分离?

与此同时,剥了壳的麦,又可不可以用来磨粉呢?

他心里存了事,需要农家传人陈买的理论支持。

陈买沉稳地答应下来,等办完手中的事,迅速与苏缓凑到了一块。见他们“不务正业”,从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