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意义——
李斯只不过是取了个巧,把储君的祭服也顺口说出了几分权威的意义。
毕竟,廷尉监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在秦国,太子的祭服确实与秦王的祭服一道,挂在了渭水河岸新迁的宗庙里。
秦王登时眸光一亮,立刻赞同道,
“不错,我大秦储君的祭服,既随太子一起拜过了宗庙先君,便可视之如太子本人!”
韩非马上点头附和。
廷尉监懵然看向君王,
“话虽如此,可是,可是哪有人拿衣裳来受罚挨打的?臣”
臣今天算是长见识了,此事也太过荒谬了!
可他却无法劝服自己说出什么拒绝的话来。
因为在他看来,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储君祭服,确实与太子有着同样尊贵的地位,既然是这样,打太子和打那件祭服,又有什么区别呢?
秦王没空再搭理他,立刻命人去宗庙,取来孩子当初册封礼穿的那件祭服。
等李世民和扶苏走到殿前时,看到的就是一个身强力壮的行罚小吏,正在认真笞打他那件小衣裳的场面。
啊这?
他惊得还没反应过来,扶苏就已经气冲冲跑了上去一把抢过玄色的衣裳,
“放肆!你这小吏竟敢打我阿弟的祭服!”
这件祭服原本是收在昭华宫的,因为花纹十分精美繁复,幼时的他可没少偷偷地跑去摸一摸,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努力憋着笑的侍卫们忙把头垂了下去。
小吏忙朝二人行礼,把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整个人都快麻了。
所以,在他浑然不知晓的时候,秦王给他在廷尉监挂了一笔赖不掉的二十棍的账,然后,他又后悔了。
于是,李斯就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个“以祭服代过”的主意?
这像是秦王能做出的事吗?真是乱了套,看来,这王宫没自己守着还真不行!
他立刻询问小吏,还剩下多少棍没打。
小吏悄悄瞄向被扶苏紧紧护住的祭服,
“回太子,还差九棍。”
李世民立刻痛快一撩衣襟,往行罚的凳子上一趴,
“来吧,我偷跑出宫确实该罚,我认罚,剩下的九棍快来打我!”
区区九棍,他根本就不怵。
可小吏犹豫着不敢动,扶苏激动跑来把那件衣裳塞回给对方,马上去扶李世民起来,
“好了阿弟,那件太子祭服本就是与你一体的,罚你还是罚它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代你受过也是它的福气,你快起来吧!”
李世民死死扒住凳子,
“不!阿兄你先进去吧,我不想连累那件衣裳!”
真的,他也是要面子的啊呜呜呜。
扶苏劝不过他,但又舍不得让自家阿弟被打,只好让侍卫快去通知秦王。
秦王亲自赶出来,连人带凳把他一起抱走了。
李世民挣扎着扭过头,看着那个继续认真打衣裳的小吏,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区区二十棍,他真的不怕啊,放过那件无辜的衣裳吧!
安抚好孩子后,秦王让人先把扶苏送回去,因为接下来还有政务要谈。
他从李斯手上接过簿册,指着第一页被标了“留用”的那个名字,问道,
“这冒顿是个匈奴戎狄,这般狼子野心之徒,你留着他在身边做甚?”
李世民知道,在这个时代,中原和草原异邦的交流少之又少,世人对戎狄怀着极大的警惕和敌意。
而列国朝堂,也绝不会接收异邦文臣武将。
但他深信,自己在大唐能收服忠心耿耿的契苾何力,来了秦国也必能收服冒顿,让这个草原之王成为大秦最忠诚的异邦悍将!
他忙解释道,
“阿父有所不知,冒顿如今只有十二岁,就能打下那场让人无处可逃的伏击战孩儿认为他是世间少有的将才,想先带在身边培养着,好让他来日为我大秦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