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做,或者说的全是假话,那才叫画大饼。”
这些都不是陆老二能说出来的大道理,实际上也确实不是他说的,是宋初雪偶尔瞧着便宜儿子们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说一些话,好似洗脑一般。
打算潜移默化的掰正儿子们,更多的是让他们明白生活不易,读书不光是读死书,很多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依旧止步于秀才,不是对方读书少,是缺少实践,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冯家的一亩地有了陆老二的帮忙,一天便开了出来,期间冯母来送了饭,不是她不愿意陆老二去家里吃饭,只是怕他和郑明碰上。
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送完饭都没顾得上看对方是不是在干活,立马回了冯家,招呼都没来得及打。
好在三人都没怎么注意,各自吃饭继续干活,冯二花要做的就是拿着一个小药锄跟在后面撒种子,顺带给种子掩上土,等待发芽。
做完这些,已经日暮西垂,三人直起身子来,有说有笑的往冯家而去。
三道身影走在田埂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的老长。
有那离冯家地稍近的,瞧着三人离开的背影,垫着脚往对方地里瞧了一眼,顿时啧啧出声,“嚯,这陆家的小子干活真是一把好手,瞧瞧,有他帮忙,一亩地一天的功夫就翻出来了。”
“你这不是废话?就冯家那个老幺,不是被送去念书了吗?也没瞧见学了多少知识,干活的时候那慢的哟,我家虎子都比他强。”
说话的是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妇人,脸上挂着几分自得,虎子便是她的大孙子,已经九岁了,平时最喜欢打猪草、下水摸鱼、上山砍柴。
特别能干,真不是这个妇人吹牛,虎子的勤快整个小溪村的人都有目共睹,若不是人奶奶一直跟在后面念叨着小心些,别总下河云云,大家都要以为那孩子是被虐待了。
实际上当奶奶的妇人对虎子还挺不错的,大孙子嘛,那可是心头宝,同样的,虎子这么勤快,可给她挣了好大的面子。
听她这么说,周围响起一片夸赞声,完了又开始讨论上冯家的事情,“冯良是读书人,干活不行很正常啊,二花不是在镇上给人家小姐当丫鬟吗?赚了不少钱,买了地还送冯良念书去了。”
“我听说,镇上的丫鬟月钱不多啊,怎么到了二花这就不一样了啊?”
“是啊,我家小闺女以前娶给人家当丫鬟,才三百文一个月呢,说是做的洒扫院子,洗衣服的活计,总想着回来,说什么老人会欺负她,呸,就是懒,洗衣裳扫地有啥辛苦的?咱们这靠着田地吃饭的哪天不顶着大太阳出门?晒死个人”
有那觉得丫头片子不值钱的也跟着附和,“可不是?一个月能有三百文也不错了,都比得上一个汉子的收入了,还有啥不满意的?人家要是要我,我也给人当丫鬟去,别说扫地洗衣裳,刷马桶我也乐意。”
周围顿时响起一阵爆笑,“哈哈哈你这老不羞的,人家哪里源医药你这样的老婆子?不得白给你饭吃啊?人家要的都是年轻貌美的。”
因着是夕阳西下了,田地间劳作的人纷纷扛着锄头准备归家,说起话来也不用隔着老远对喊。
有那八卦的立时压低声音说,“没错,我听说啊,二花根本不是给什么小姐当丫鬟,是给人家府上的少爷当通房丫头了,听说通房丫头就是有名无分的那种,每天陪睡陪玩,跟个大家小姐一样,但是要端茶倒水伺候少爷。”
“对对对,我也听说了,不然,我家闺女那银钱咋那么低啊?咋地二花就能赚那么多钱给弟弟念书还能买地啊?肯定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
原来,冯母担心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不好的时候他们或许不会踩一脚,但别人好的时候,他们便会内心不平,产生嫉妒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