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新时代艺术家(重生) 第282节(1 / 2)

可以理解为文青病。

宁浩作为摄影系来做导演,比导演系出身的更渴望证明自己,没有选择。

不走票房道路,无路可走。

很难拿奖。

宁浩北电名头,在外面属于三大,根正苗红。

学院派圈子其实排不上号。

嫡系徒子徒孙,多少人排队等奖、等经费。

迫于现实,因祸得福。

他进不了六代圈子,电影没有六代那么冲。

六代完全是被西方一些资金包养,宁浩没那么离谱。

但是也有一些怪味在里面。

有一种对抗情绪在里面,批判、审视。

渴望成功,但是又怕别人骂自己俗。

总要整点文艺,弄点边缘深刻。

到了《无人区》就是纯粹野兽和黑暗。

渴望深渊,凝视深渊,直到掉下去。

就是没想过人可以不用在深渊,不说行走在天宫。

至少也可以行走在大地上,可以站起来做人,可以快快乐乐,不用那么愁眉苦脸。

当然,《无人区》也有好的一面。

足以说明六代的垃圾不是立场问题,而是真没有能力。

《无人区》,也是绝望,更加绝望。

但比六代水平高太多。

不喜欢的人,也会承认是好电影。

沈三通要考虑宁浩未来了。

有钱了,成功了,绝对文青上脑。

沈三通也不认为可以改变宁浩,三观都定型了。

除非宁浩自己想明白,别人劝没用。

沈三通想了想,还有个能救一下的。

给郭帆发短信,嘱咐道:“你以后不能有文青思想,做人多好。”

扛着摄影机,跑外景的郭帆,收到短信,一脸懵逼:“?”

他哪里不做人了?

第74章 传承

锻炼锻炼送郭帆去北电读个管理专业研究生,导演系就不必了。

沈三通怕郭帆好的不学,学坏的。

娱乐圈导演里,脑子正常的人不多。

沈三通叫来宁浩,拿出一叠打印好的资料:“多关注观众和正常人的看法,少看负面消息,道不同不相为谋。”

挽救宁浩,或者让《赛车》不出问题。

至于《赛车》之后,沈三通打算先看看。

不行就放走。

他不觉得捧出宁浩,就能控制宁浩。

不搞人身依附,来去自由。

而且从个人利益考虑,学院派风格、故事片、文艺片、文青脑、过度自我表达等,对沈三通不是坏事。

没有对比,如何显得他的优秀?

从《超市》到《生快》,再到《石头》,之所以有这个成绩,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他导演或者操盘的电影,没有竞品。

独一份。

宁浩翻看沈三通递过来的资料,还以为是下部戏有关工作。

没想到是整理的电影评论。

在这里,我必须打破原则,无条件支持一次《疯狂的石头》。

坦白说在影片最开始,我无法掩饰自己对该片的厌恶,太多盖·里奇和sabu的东西黯淡了导演的个人才华。

假如一味照搬模式的话,毫无疑问我将用剩下的半年时间疯狂挤兑这块石头,并且深深鄙视作为监制的沈三通。

就如同《无极》一样,没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再宏大再新奇的场面也是白搭。

中国人爱讲究个“博大精深”。

然而,近几年国内电影人光注重“博大”了,“精深”却鲜少关注。

在我看来,好的电影起码要会讲故事,毕竟大多数群体还没那么充满哲思。

你非要把一个挺简单的事儿,逼呲逼呲一大堆深刻的理论和内涵。

有的人能做到,更多的人做不到。

自古有云,画鬼容易画人难。

反正鬼谁也没见过,信笔涂鸦说它是鬼就是鬼,可画人你少添一道眉毛都不行。

同理如今很多人爱玩个什么后现代,要我说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去你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达。

你踏踏实实拍一部通顺流畅条理清楚的片子我才说你能耐,就是这么简单。

《疯狂的石头》让我看到了一份难得的真诚。

导演宁浩对作品的认真从各桥段的编排上便可感知。

在《两杆大烟枪》的框架之下,导演没有对故事做简单的移植。

而是将其与地方风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不会使观众产生疏离感。

从这一点看,他的作品就已跳脱简单的抄袭框架,其对两种文化的腻合也远远超过张艺谋和陈凯歌对武侠和魔幻影片的臆想。

我也不认为很多人说的,这是沈三通的作品,很明显不是。

这就是宁浩的作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