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全球通史 第43节(8 / 11)

克斯洛伐克协商建立了正式的军事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先前已在1920年至1921年间与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一赵成立了所谓的≈ot;小协约≈ot;,以便在遭到匈牙利的进攻或面临哈布斯堡王朝的复辟时,互相提供援助。波兰因于1921年与罗马尼亚给成同盟而与小协约国连在一起;在与罗马尼亚缔结的盟约中,波、罗两国保证在遭到俄国侵略时互相援助。由于法国与小协约国的关系,法国能扩大自己的联盟组织,分别于1926年和1927年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拉入联盟。

这一联盟组织基本上是反德的,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孤立德国来保护法国及其盟国。不过,大约1925年前后,法、德两国的关系有了改善,这一方面是因为《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暂时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两国外交部长即法国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和德国的古斯塔夫·斯特来斯曼持相互和解的态度,他们断定各自国家的安全可以通过直接谈判和达成协议来加强。他们受到了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的鼓励;张伯伦还说服意大利人接受了这一观点。给果产生了称为《洛迦诺公约》的一系列协定,这些协定是于1925年10月签订的。

这些协定规定,德国可加入国际联盟,并成为常任理事会成员。作为回报;德国同意不通过武力来谋求条约的修订,和平解决同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一切争端。德国确保留了通过和平手段设法更改其东部边界的权利,但它承认其西部边界的永久性。德国、法国和比利时答应任何时候都尊重它们相互间的边界,英国和意大利保证遵守这一规定。

洛迦诺精神 《洛迪诺公约》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伯伦表达了那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他宣称,公约标志着≈ot;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分界线≈ot;。同样,白里安也发表了有关≈ot;洛迪诺精神≈ot;的动人演说;≈ot;洛迪诺精神≈ot;禁止了战争,用≈ot;调解、仲裁与和平≈ot;代替了战争。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辉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摈弃战争、不把战争当作≈ot;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ot;。这一建议得到了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被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同样有希望的是同德国关系的改善。1926年,德国被允许加入国联,并成为常任理事会成员。另外,关于赔款的支付问题,也与德国达成了进一步的解决办法。《道威斯计划》没有规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额,因此,第二个经济专家委员会在另一位美国财政家欧文·扬格主席的领导下,于1929年在巴黎开会,制订了一个于1930年初被采纳的新的赔款计划。这一计划规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额为80亿美元,58年内分期付清。作为对德国接受《扬格计划》的回报,法国于1930年,即比《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期限早四年撤出莱茵兰。

与此同时,一系列裁军会议正在举行,这不仅是因为国际舆论的压力,而月、是因为协约国已用旨在≈ot;普遍限制各国军备≈ot;的说法迫使德国裁军。此外,国联盟约声明≈ot;维护和平需宴裁减各国的军备,≈ot;并规定国联理事会≈ot;制定计划≈ot;。不过,尽管有这些保证,但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里并没有实现全面裁军。拥有被征集的军队的国家不希望将受过训练的后备兵作为实际可作战的士兵包括在军队兵额之内,而那些拥有自愿军的国家则坚持认为后备兵应包括在内。有些国家要求军备限制以财政支出为基础,但英国和美国坚决反对,因为他们每个士兵的财政支出比别的国家高得多。此外,法国及其盟国坚决主张军备应受到国际的控制和监督,而英美则宁愿依靠信义。根本的困难在于:各国考虑到缺乏一个国际安全体系,便靠自己的军队来谋求安全。不过,在限制海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海军强国的数目比陆军强国少。但即使在这方面,也只是对某类舰只的吨位比例取得一致的意见,并没有限制舰只的总吨位。

尽管裁军失败了,但20年代末期人们都有一种感觉,认为欧洲终于恢复到了正常状况:德国和它以前的敌人似乎已经和解;法国军队撤出了莱茵兰,德国人加入了国联;赔款问题似乎终于得到了解决;60多个国家已摈弃战争≈ot;作为推行国策的工具≈ot;;繁荣程度在增长,失业率正相应下降。甚至来自苏联的消息也是令人鼓舞的,因为这个国家已于1928年开始实行一个新的、宏伟的≈ot;五年计划≈ot;(见第二十三章第一节)。西方大多数权威人士认为这一计划是不切实际、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它至少可使苏联人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