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令道:“骑兵准备出击!”
一万骑兵分为两队,就在唐军弓兵的两侧,他们准备突击了。
新罗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相距唐军只有八十步。唐军忽然万箭齐发,一万支爆裂箭铺天盖地射向对方。
望着天空的箭矢如雨点般射来,刀盾军纷纷举起盾牌相迎,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对方用的已经不是传统的箭矢了。
爆裂箭击中盾牌立刻爆炸,不仅将盾牌炸得粉碎,还将后面的手也炸断,如果盾牌相隔脸太近,甚连至头部也会炸烂,就算爆裂射中地上爆炸,也会将敌军的腿炸断,一瞬间爆炸声一片,惨叫声四起,后面的新罗士兵惊得纷纷停住了脚步。
不等硝烟散去,第二轮万支爆裂箭又射到了,这些都是旧版爆裂箭,触地即爆,在一片爆炸声中,九千刀盾士兵被消灭了一大半,剩下不到三千人吓得魂飞魄散,掉头便逃。
马璘等的就是对方的逃跑,他立刻喝令道:“吹响号角,骑兵出击!”
“呜——”
唐军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一万骑兵分成两支杀出,就俨如两支锐不可挡的长矛,冲向奔跑的敌军。
爆裂箭一般只射两轮,一万步兵也背上弓箭,拿起长矛,呐喊着向敌军杀去。
新罗士兵都吓得心惊胆战,双股战栗,在后面将领的威逼之下,战战兢兢迎战。
双方混战在一起,马璘看出对方士气低迷,他当即喝令道:“发射九支火药箭!”
九支火药箭飞射上天,一万唐军骑兵很快出现了,“呜——”号角声在身后吹响,大地开始震动。
一万唐军骑兵铺天盖地从后面杀来,正在军队后面督战的朴正善回头看见一里外的唐军骑兵杀来,他惊得心都要停止跳动了。
本来眼前的两万唐军就已经不是对手,再来一万唐军,他们将彻底战败。
两万余新罗士兵被唐军前后夹击,一阵大乱,他们经不住前后夹击的痛击,军队终于崩溃了,两万士兵丢盔弃甲,四散狂奔逃命。
马璘下达了杀绝令,两万骑兵追杀逃亡的新罗士兵,一万步兵在后面补杀,不放过一人。
唐军骑兵的战马速度远远超过了新罗士兵的双腿,追上便是一刀劈翻倒地,或者一矛戳穿后心,然后继续追赶,如果侥幸没有死,也逃不不过后面唐军步兵的捕杀。
唐军追出十几里,便再也没有奔逃的新罗士兵了,就连主将朴正善也被一名唐军小将一枪刺翻下马,随即又一枪夺去了性命。
一个时辰后,三万唐军兵临城下,尽管城内还有数千士兵,但新罗朝廷彻底崩溃了,集体决定投降。
城门开启,惠恭王金乾运脖子上挂着金印,他的数十名嫔妃紧随其后,后面跟着宰相金良相,再后面是数百名朝廷官员和贵族出城投降。
第1383章 意外翻船
就在新罗朝廷向唐军投降的几天之内,另外两个战场也相继结束了战斗。
平壤守军企图在郊外伏击唐军,但被唐军斥候发现,南霁云率军绕道新罗背后进行反埋伏,新罗军发现埋伏被唐军识破,仓皇撤退时落入了唐军的伏击圈,一万新罗军士兵被唐军伏击全歼。
而几乎同时发生的熊州之战几乎复制了汉州城之战,唐军用火器炸开了城门,杀进城内,短短一个多时辰,一万新罗士兵便和唐军在巷战中被斩杀殆尽。
至此,新罗最后的八万大军被唐军彻底消灭,面临和南诏的同样的结局,一个没有了军队的小国,只能任由大国宰割。
李邺之所以没有用对付契丹和奚国的手段,直接将新罗灭国,而是用南诏的模式来处理新罗,也是从长远考虑,首先是出师有名,这是最重要的,新罗不是契丹和奚那样的部落,也没有像契丹和奚那样杀过唐朝的公主,唐朝有足够强大的民意支持将其灭亡。
新罗一直是唐朝的属国,是唐朝的小弟,是一个完全合理合法的国家,唐朝没有理由灭亡它,就算李邺强行灭亡了他,但也会史书上留下不好的一笔。
但李邺又有一個绝好的出兵理由,那就是恢复大唐显庆四年的疆域,高句丽和百济的领土都是唐朝的,但被新罗无耻地窃取了。
所以李邺要恢复大唐显庆四年的疆域,完全合理合法,也会赢得大唐所有阶层的支持,这就出师有名。
所以既然出师有名,就没有必要灭掉新罗,让自己限于被动,可以用缓取的办法,只要唐朝持续经营十年二十年,最后吞并新罗就水到渠成了。
大唐夺取新罗都城一个月后,谈判特使金贞志无颜再回新罗,在登州沉海自杀。
而与此同时,马璘的快报也抵达了朝廷,全歼新罗军队,新罗王和新罗朝廷开城投降。
李邺紧急召开了政事堂议事。
“刚刚得到的消息,新罗惠恭王金乾运开城向唐军投降,果然是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只能在战场上才能得到。”
张立笑问道:“陛下还要和新罗谈判吗?”
李邺摇摇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