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96节(1 / 3)

“原来如此!”

李晟又笑问道:“那里四五月份气候如何?我看诸葛亮攻打南蛮的记载,渡过泸水后满地瘴气,到处都是原始森林,汉军极为不适应。”

郑绪连忙道:“那是蜀汉时期了,差不多过去一千年,完全不是一回事,南诏人口众多,若都是原始森林怎么养活?现在那边除了山区外,平原地区都是农田,也是一个个小城和村落星罗棋布,不过卑职确实要提醒将军,那边天气湿热,让人很不舒服,如果不适应的话,真的很容易生病。”

李晟点点头,“我知道,第一次大唐和南诏战争,就是因为唐军不适应天气,大部分都生病了,有什么办法避免吗?”

郑绪连忙道:“这就是卑职准备向将军建议之事,如果将军要渡泸水进入南诏腹地,那必须要配备药物,据卑职所知,汉族商人去南诏都事先准备了药物,去那边身体不适,吃点药就好了。”

李晟最担心就是士兵不适应气候,听说有药,顿时大喜,急问道:“在哪里有药?”

“卑职认识一个药铺掌柜,卑职可以去问问!”

“我和你一起去!”

李晟满怀希望,带着曲环和行军司马李苗跟随郑绪来到了越嶲县内的一家药铺内,这是一家汉人开的药铺,叫做百草药铺。

听说唐军主将来了,药铺掌柜连忙出来迎接,把李晟一行请到里间就坐。

郑绪笑道:“大军南征,需要防湿热之药,上次掌柜给我推荐那几味药,再给将军介绍介绍!”

掌柜点点头,“将军稍等片刻!”

掌柜跑去拿药,不多时,拿来几种药,放在桌上笑道:“这是商人们最喜欢的云南三宝,一個防中暑和瘴气的醒脑丹,另一个防毒虫的百毒散,还有一个是防湿热导致胸闷难受的去湿贴,其他还有防蚊虫叮咬的艾草包等等。

这里最受欢迎的就是百毒散和去湿贴,尤其是去湿贴,它是膏药,贴在后背上,整整一天一夜身体都很通透,商人们都叫它神贴。”

李晟大喜,“这三种药有多少?”

“小店都是一套卖的,一套三种药,能用二十天,五百文一套,如果量大还可以便宜。”

李晟大喜,“我要十万套,能搞到吗?”

掌柜吓得差点趴下,“将军太吓人,小店说的量大是指一两百套,小店全部存货只有几百套,一千套都拿不出来!”

李晟笑道:“我知道你不会有,但你告诉我,有没有办法?”

掌柜苦着脸道:“药材倒是足够的,但没有那么多人手啊!把全县的药师集中起来做,也要做一年才行。”

曲环忽然道:“人手问题不大,把药材和配方给我,我可以动员剑南各州各县,还有山南西道的各州各县,一两个月就能完成,快一点一个月就可以了,”

这是个好办法,李晟随即对行军司马李苗道:“你负责搞到配方和药材,立刻送去成都,曲江军会交给官府安排制药!”

“卑职明白!”

李晟又问掌柜,“确实能买到足够的药材吗?”

掌柜点点头,“我们越嶲县就是最大的南诏药材集散地,南诏过来的药材大量囤积在我们这里,然后贩卖到巴蜀、长安和南方各地,上百座仓库里都堆满各种药材,要多少有多少!”

“配方呢?容易搞到吗?”

掌柜笑道:“将军不用担心,这些都是常备药,不是什么秘方,配方每家店铺都有,我可以分文不取提供给将军。”

李晟点点头,“你店里的云南三宝,有多少我全部买了。”

李晟可以让大军等一等,但斥候需要这种药。

去湿热的药材要过泸水后才需要用上,攻打南面会川府不用。

备药的任务交给司马李苗,李晟随即率领五万大军挥师南下,目标是泸水北岸的会川都督府。

会川都督府就是今天的会理县,是南诏的北大门,同时也是南诏军队向北袭扰唐朝的据点,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从会川向西可以前往剑川都督府,一旦唐朝渡过泸水进入南诏,吐蕃军就会迅速从剑川杀来,占领会川府,切断唐军的退路。

此时,会川都督府约有南诏和吐蕃联军约两万人,对唐军的到来严阵以待。

目前南诏国内也是有几大派系,首先是南诏国王阁逻凤,他属于中间派,一方面他和唐军两次大战,杀死唐军数十万人,他对大唐极为害怕,所以毫不犹豫拥抱吐蕃。

但随着吐蕃对南诏压榨日趋沉重,阁逻凤又想借唐朝的力量摆脱吐蕃,所以他在几年前立南诏德化碑,表明自己叛唐是迫不得已,他愿意和唐朝修好。

李邺登基,阁逻凤又特地派使者前去祝贺,他想借李邺登基这个机会,缓和与大唐的关系。

清平官郑回是对唐友好派,极力劝说阁逻凤对大唐友好。

不过南诏有六个清平官,也就是六个宰相,郑回只是其中之一,他的力量还是不够,对唐强硬派还是占了南诏主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