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75o节(2 / 3)

王宝福起身给他倒了一盏茶,笑眯眯道:“倒是你过来,肯定有好消息!”

符元圭捧起茶盏坐道:“今天一早,王祖佑传达了命令,向易县运输二十万石粮食和其他物资。”

王宝福沉吟一下问道:“朱泚的军队要进入易州,回纥军也一起吗?”

符元圭点点头,“易州那边山地太多,不利于骑兵作战,我估计回纥军的后勤会进入易州,然后朱泚会出兵一部分,协助回纥军作战。”

“还有什么重要情报?”

“还有就是,朱泚的大军开始集结了,估计今天就要南下,回纥大军也一样。”

王宝福当即写了第二封信,交给一名伙计,让伙计赶往拒马河送信。

田承嗣和李宝臣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幽州,甚至朱泚也得到了二十余万唐军布置在拒马河一线的消息,更重要是,李邺也在拒马河。

登利可汗并不在意田承嗣和李宝臣的死活,他感兴趣的是李邺也在拒马河,这个消息让他心中充满了期待。

次日下午,他便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和朱泚的三万大军一同南下。

而易州就成为了他们的后勤重地。

拒马河也是宋朝军队和契丹大军交战的主战场,不过宋朝的拒马河不宽,加上契丹人经营幽州,技术先进,打造了各种渡河的先进技术,所以拒马河屡屡被契丹军攻破,战争往往在宋朝一侧展开。

而唐朝气候温暖,降雨丰富,各个河流的水量都远超后世,拒马河也一样,要比宋朝乃至后世更宽阔,而且水量更大,想直接踏马渡过拒马河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搭建浮桥的方式。

拒马河平均宽达三十丈,水最深处达三丈,一般也有一两丈深,整条河西窄东宽,同样西面水流湍急,东面水流平缓。

所以大军一般都会选择中部渡河,水流不急,比较平缓,河面也不是太宽,两岸都很平坦,非常适合骑兵渡河。

李邺大军的防范重点也是在拒马河的中段。

第1253章 根本目标

按照李邺的思路,他并不急于和回纥军决战,绝不是大军直接杀过拒马河,和回纥军一较生死,而是防御反击,逐渐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等把回纥军拖疲拖垮后,再强势出击,一举击溃回纥军。

上午时分,三百艘五千石的车船从漳水入海口缓缓驶入,这些大船便是东海岛过来的船队,横穿渤海,抵达漳水入海口。

拒马河的东段,因为漳水和璐水注入,所以叫做漳水,而不叫拒马河,中段和西段才叫拒马河,到了后世,这一段漳水又改名为海河。

三百艘五千石航行在宽阔的水面上,与此同时,一千多艘千石战船正沿着永定渠北上,也即将进入漳水。

利用强大的水上力量来拦截敌军主力,是关陇军一贯战术,当年在汉水上曾大放异彩。

原本准备在淮河和长江使用这个战术,却没有机会用上,最后却在拒马河上用上了。

李邺的临时元帅府设在莫州的莫县,距离拒马河约一百里左右,二十余万大军的总帐也设在这里。

中军大帐的沙盘前,李邺召集郭子仪等十几名高级将领商议作战之策。

李邺用木杆指拒马河缓缓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原则,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尽可能多地消灭回纥士兵,从肉体上消灭他们,所以要用小刀子割肉的办法,一点点地把敌军消灭,今天三百,明天五百,使他们人数在不断减少,却又感觉不到疼痛。”

停一下,李邺看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为了实现歼灭敌军的目标,我们要实行诱兵之计,怎么个诱兵法,简单说要做到三点:

第一,要示弱,不能吓着敌军,所以我们的火器停止使用,对方使用火油,我们也使用火油,对等使用。

第二,要适当小败,让敌人适当尝到获胜的甜头,当然是以尽量减少伤亡的失败。”

第三,敌人铺设的浮桥我们尽量不要全部催毁,留给敌军继续铺设进攻。

总之一句话,要把回纥军拖在幽州,尽最大能力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以上就是我说得诱兵之法的三大原则,大家畅所欲言,都各自补充一下吧!”

众人都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时,李邺见郭子仪沉思不语,便笑问道:“老将军有什么想法?”

郭子仪接过木杆缓缓笑道:“回纥大军说到底是为掳掠而来,抢掠财物和人口,我估计他们最后绝望的时候,会把幽州抢了,但殿下会允许他们把掠夺的财物和人口带走吗?”

李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了,“老将军的意思是说居庸关?”

郭子仪用木杆指向居庸关,又指指飞狐陉,缓缓道:“等大战打到后期,我们出奇兵夺取居庸关,敌军就只能走飞狐陉撤退,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把敌军堵在飞狐陉内,那他们就只能全军覆灭了。”

李邺点点头,目光投向张云,“张云将军!”

张云立刻出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