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官船护航,陛下可以授权韦见素同意。”
邓州和豫州距离洛阳太近,李亨当然不可能答应,相比之下,汉阳在他心中就不算什么,他点点头,“就这么决定了,允许齐王保留荆襄水军和汉阳、江夏二县,但必须交还邓州汝州和豫州。”
李亨又道:“还有就是关中驻军问题,李邺要求都不驻军,这怎么行?潼关和蒲津关要驻军,长安也要驻军,如果不驻军,怎么保护皇宫,保护皇陵?”
李辅国点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这就要需要和对方谈判,讨价还价,老奴估计,齐王也知道关中不可能不驻军,他提出这个条件,其实是想让我们在别的地方让步。”
“哪些方面让步?”
“真正威胁陇右安全的是关内道,他应该是希望我们在关内道不驻军。”
李亨踌躇不语,关内道如果不驻军,必然会导致河陇军向关内道渗透,最后虽然关内道还在朝廷手中,但驻军权被李邺拿走了。
如果不给对方一点甜头,李亨又担心谈判失败,他心中患得患失。
李辅国又劝道:“陛下,现在荆襄和邓、汝、豫三州都在李邺手中,甚至包括江南西道的岳州、鄂州和醴州,李邺之所以肯答应陛下的条件,完全是出于他个人对安西、北庭的感情,如果这次机会陛下不抓住,他完全可以实际控制安西和北庭,又继续向江南扩张,还会一口吞掉关中,陛下能拿他怎么样?宣布他为叛逆吗?恐怕诏书还没有出洛阳,河陇军就兵临城下了。”
李辅国的话像针一样,句句刺中李亨的要害,他现在从骨子里害怕李邺不守规矩,否则他迁都做什么?
李亨无奈,只得叹息一声,“让韦见素尽量争取吧!”
要不然李辅国怎么会被称为阉党误国呢!
在另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上,李辅国明明知道会出问题,但他并没有提醒李亨,给李邺留下了一个可利用的空档。
那就是荆襄水军的人数限制问题,三万人是荆襄水军,十万人也是荆襄水军,但两者性质却完全不一样。
第1011章 有备无患
李岱是第二批启程,裴三娘本身很不想去洛阳,天子也同意她来去自由,想去陇右也随她,但她也没有选择,她不想离开丈夫,那就只能一起去洛阳。
裴三娘自从放开丈夫纳妾后,她又多了两个姐妹,一个叫武春晓,是裴三娘的贴身侍女,还有一个叫安小童,原本是教坊司的舞姬,算是一个名妓,从良做了李岱的小妾。
加上药罐子蒋氏,李岱也算是有一妻三妾了。
但有一点没有变,裴三娘在家里依旧是说一不二,连丈夫也必须听她的安排,三個小妾也没有谁会不满,大家都知道,王妃的地位是儿子给她的。
好在王妃是刀子嘴豆腐心,只要不触犯她的底线,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甚至很滋润。
王妃的底线就是她儿子,任何人不准在背后议论她儿子,更不得挑拨父子之间关系,其实这个底线就算不说,谁也不敢触动,那可是齐王啊!
裴三娘家除了几个妾外,还有十五岁的女儿李芸,还有一个儿媳王氏和三岁的孙子李桐。
另外,李岱女儿李芸也许了人家,是李岱好友,礼部侍郎王缙的孙子,虽然对方是太原名门,但李芸可是齐王李邺的妹妹。
这次一共八口人一起迁去洛阳,那边宅子已经有了,占地三十亩的大宅,是武则天宠男张易之的宅子,天子赐给李岱。
裴三娘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忙碌了,武士首领刘武通带着几名手下押送第一批物品去了洛阳,昨天刚回来,然后明天又要出发了。
裴三娘虽然繁琐一点,事情总归能解决,真正头大的是李岱,他的家族怎么办?
明天就要出发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解决办法。
李岱坐在书房里发愁,他的东西都打包了运走了,书房内只剩下一张书案、坐榻和一个随身箱子。
这时,妻子裴三娘出现门口道:“官人,颜主事来访,在贵客堂等候呢!”
颜主事就是颜泉明,找自己必然有陇右有关,李岱连忙起身向贵客堂走去。
颜泉明年纪不小了,已经四十岁出头,父亲颜杲卿和兄弟季明在常山被史思明残害后,他的妻子也死了,年方十岁的女儿被贼人卖进妓院,后来是李邺派人去寻找,把孩儿赎了回来,颜泉明感念亡妻,至今未再娶。
虽然颜泉明的职务是河陇进奏院主管,和情报站主管都叫主管,但完全不是一回事,情报站主管只是从八品小官,而颜泉明是正五品上阶中散大夫。
他出任进奏院主管之前,就已经是吏部司考功署署令,所以颜泉明官职在陇右,也是副司马级别了。
之前,颜泉明的副手王甘被李辅国收买,颜泉明上书向齐王李邺请罪,但李邺没有责怪他,这不是颜泉明识人不明,这是人心叵测。
相反,李邺极为看重颜泉明,颜泉明最大的品德就是清廉,一文钱的公款他都不会私用,去拜访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