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539节(1 / 3)

周贽猛地发现这声音不对,他吃惊地抬头细看,虽然对方长得和天子完全一样,但精气神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时他又发现了躲在天子身后的史朝义。

周贽顿时明白了,大喊:“伱是假冒天子!”

史朝义冷哼一声,“现在才明白吗?来不及了,推下去斩首!”

“史朝义,你弑父篡位,不得好死!”

周贽破口大骂,被士兵强行拖了下去,片刻,周贽和他的手下全部被斩掉了脑袋。

假天子进入大营,宣布周贽暗中私通唐军,已被斩首,其余人皆不追究。

嘴上说不追究,是怕将领们反抗,待史朝义完全接管了军权后,便开始清洗全军,忠于史思明的将领被杀了一百五十余人,史朝义命令自己的心腹接任军职,掌握了五万大军。

史朝义随即下令,准备放弃新安县撤回洛阳,另一方面,他派人去求见李邺,愿意以三十万石粮食的代表,换取两军停战三个月。

李邺大军在占领渑池后,并没有继续向新安县方向进军,他得到了消息,六百艘车船抵达了陕县,满载冰冻羊肉,刘晏也来了。

李邺亲自返回陕县,迎接船队的到来。

山岗上,李邺望着黄河上的三门峡,只见三十艘满载泥沙袋的车船,组成一支长长的船队,正列队试过三门峡,浆轮飞转,船队缓缓而行,船夫拿着长长的竹篙,不断控制着船队航行的方向,虽然速度很慢,但船队还是顺利地通过了三门峡。

刘晏竖起大拇指赞道:“殿下这次做了一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啊!”

李邺笑了笑道:“一直觉得火器没什么用,现在才发现,在关键时刻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对疏通航道意义重大,很多大工程,人力挖要几年十几年,用火药炸,只需一天就完成了。”

“殿下说得对,发展火器,就算在民用上也会有很好的前景。”

这时,李邺又问道:“长安的粮价还那么高企吗?“

“已经降下来了,我出发前正好收到颜泉明的京城报告,说连续三批粮食从襄阳、商州道运到长安,长安已经从斗米五百文降到了斗米八十文,不容易啊!“

“难民营那边呢?”

“难民营那边还好,已经开始疏散安置了,陈涣带着官员们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安置难民,请殿下不用担心。”

李邺点点头,“难民们反对吗??”

刘晏摇摇头,“基本上没有反对,卑职估计很多人只是想临时躲避战争,将来还是打算返回家乡,所以现阶段没有什么阻力。”

这时,一名亲兵奔来道:“启禀殿下,史朝义派使者来了。”

李邺心中一怔,怎么是史朝义,不是史思明吗?”

他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难道是史思明被史朝义杀了吗?历史上好像就是这个时候啊!

“殿下好像很奇怪?”刘晏在一旁问道。

李邺笑道:“很可能我的猜测要对了,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了。”

刘晏愕然,“不会吧!这不就和安禄山一样了吗?”

李邺微微一笑,“有时候历史就这么有趣,我们看看去。”

第872章 草原阻截

史朝义派人的使者叫施邴,是史朝义的一名幕僚文士,他被带进大帐,躬身行礼,“小人施邴,史朝义将军帐下幕僚,奉将军之令,特来和岐王殿下做个交易!”

李邺淡淡道:“说吧!做什么交易?”

“我家主公希望双方能停战三个月,作为补偿,我们愿意提供三十万石粮食给贵军。”

李邺笑了起来,“应该是史思明做主吧!”

“回禀殿下,我家天子病重,已经将权力移交给世子,现在洛阳由史朝义将军做主!”

李邺笑了笑道:“三十万石粮食,确实让我动心啊!不知怎么交割?”

“启禀殿下,新安县内就有三十万石粮食,如果达成协议,我们八万大军撤离新安县,粮食留给殿下。”

李邺一听就明白了,对方打的如意算盘,他们本来就要撤离新安县,粮食无法带走,做给顺水人情给自己。

不过呢?李邺也在等北方军队的消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赶过来,这个买卖可以做,总比对方一把火把粮食烧了好。

想到这,李邺欣然道:“这个买卖我可以答应,但我丑话说在前面,这个停战只限于洛阳城,另外停战只限于河陇军,李光弼如果要攻击洛阳,和我没有关系。”

施邴取出两份停战协议,上面已经有史朝义的签名,施邴又提笔补充了李邺提出的条款,停战只限于河陇军,停战只限于洛阳城。

李邺当即提笔签名,并盖了王印。

施邴告辞走了,刘晏不解道:“殿下真认为史思明死了吗?”

李邺点点头,“必然如此,史朝义需要时间整顿军队和朝廷,还要干掉幽州的兄弟史朝清,他没有精力和我作战。”

刘晏担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