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524节(1 / 3)

李邺点点头,“我估计上方开凿了一条缓坡,对方才能在缓坡上向下扔火油罐,要破解敌军的火攻,最重要就是把头顶上先攻下来。”

这时,段秀实在旁边道:“殿下,当年我们攻打小勃律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吐蕃军在头顶上砸滚木礌石,狭窄的通道我们过不去,我们只好爬上悬崖,干掉了吐蕃军!”

“怎么爬上去的?”李邺问道。

“用粗绳网,先在悬崖峭壁上打了上百根钢钉,粗绳网固定在钢钉上,士兵们就能沿着粗绳网爬上去,甚至还可以放弩箭!”

“好办法!”雷万春竖起大拇指赞道。

李邺点点头,他想到也差不多,他是想用软梯爬上去,不过绳网更好。

“就这么干,找工匠编绳网,先控制山崖,攻打娘子关就容易了。”

雷万春军营内也有几百名工匠,他当即让行军司马安排工匠制作绳网,当然不是制作一整张绳网,可以做很多张拼起来。

又按照李邺的要求制作大型挡车,挡车是什么?就是放在重型投石机前面那个巨型挡板,加上轮子就叫挡车,其实就是一面巨盾。

制造这些攻城器械需要时间,李邺当即带着众将前往井陉内军营。

从大营走了数里就看见了一座关隘,那就是故关,唐朝叫做故关,明清改名为固关,这边地势还比较开阔,但过了故关后,道路就越走越窄,宽大概一丈,正好可以通过一辆大车,这也是井陉成为最重要战略之地的原因,这是整个太行山唯一走大车的通道,其他通道只能牵着骡马而行。

无论它的商业价值和军事价值都体现在这辆大车上,一路走过去,经常出现四面峭壁的天井,这就是井陉名字的由来,这些天井其实也是军事要塞。

队伍走了两天,傍晚时分,前面出现一片开阔地,是一条潺潺河流,两边都是大山,相距约十里左右,河流北岸都是唐军的帐篷,这里就是唐军的营地了。

雷万春指着远处十几里外一条蜿蜒的上山小道,“殿下,那条道就是去娘子关的山道。”

李邺眉头一皱,用马鞭指着河流道:“沿河流走不行吗?”

“殿下,河流其实是从北面流过来,再走几十里就到头了,是一个瀑布水潭,向东面走必须要翻过前面那座大山,娘子关就在山腰尽头,过了娘子关就开始下坡走,只有这一条路。”

李邺骑马上了山,山道蜿蜒盘旋,但并不陡峭,一面是悬崖峭壁,一面是断崖,山道宽只有一丈,道路被大车碾压千年,形成了深深的车辙痕迹,走出数里后,绕到了大山的另一面,前方一座关隘豁然出现在眼前。

娘子关实际上是秦长城的一部分,但又经过历朝历代修葺,全部用石块砌成,异常坚固,它不仅是一座关隘,而是一个防御体系,包括关隘、城墙、哨塔和里面的建筑物,甚至山脚下还有一座哨卡,作为预警,但这种哨卡作用不大,已经被拆除了。

李邺眯着眼打量右侧山崖,不是九十度的悬崖,而是六十度左右,都是坚硬的花岗岩,裂缝里长出了很多藤蔓植物,把整个山崖都覆盖了。

上方应该有一条人工凿成坡道,大概一里长,燕军士兵才能从顶上抛下火油罐,就算不抛火油,抛滚木礌石也一样对攻城唐军产生重大的威胁。

现场形势和沙盘前思虑完全一样,要想攻下娘子关,先夺取头顶上坡道才是关键。

第846章 东败西成

两天后,唐军士兵送来了挡车和绳网。

当天晚上,唐军就开始行动了,一百名武艺高强的斥候士兵开始在悬崖上打桩铺网,到四更时分,铺网渐渐到了上方。

铺网行动很快被上方燕军士兵发现,双方在山道上方发起了激烈的弩矢对攻,不断有人从山坡上翻滚下来。

就在这时,山道上方的网绳忽然燃烧起来,绳网上的唐军士兵纷纷下撤,不多时,整个山崖上一片火海,李邺在远处看得清楚,心中沉了下来,火起则意味着网绳方案失败。

这时,一名将领在李邺身后恨恨道:“老子就不信,一把火能把山道都烧光?”

李邺眼睛一亮,脑海跳出来一个办法,他有破敌之策了。

大营内,李邺久久注视着山道沙盘,他用小木片在山道上排成一条线,小木片背后就出现了一条狭窄的通道,李邺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

李邺回头对雷万春道:“立刻赶制三架排筏梯,前端要装上铁钩!”

“卑职遵令!”

李邺又缓缓道:“让大家振作起精神,明天晚上我们攻破娘子关!”

次日三更时分,山道上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惊动了守城士兵,他们纷纷向山道上望去,只见山道出现了无数的身影,足有数千人之多,正列队向关城缓缓而来。

“有敌情!”燕军士兵大喊起来。

山道上方的士兵见下方山道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士兵,立刻将数百坛火油向下方山道砸去,又扔下去数十支火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