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75节(3 / 3)

安置好百万难民,要防御吐蕃军的反扑,更重要是,他要完成自己统治中心,也就是金城县。

目前,第二批官员已经抵达秦州,正在前往金城县的路上,第三批则是部分士兵家眷,今年就结束了,明年开始继续迁徙士兵家眷。一直要迁徙到后年才能彻底迁完。

金城县因为第一批官员和家眷们的到来热闹了很多,河陇节度府已正式启用,另外还有两座长史府刚刚修建完成,左长史府是指陇右长史府,右长史府是指河西长史府,河西长史府的管辖范围实际上也包括了灵州和丰州。

三座官衙呈品字型分布,河陇府是军事府,主管河陇军,长史府是政务府,虽然职权清晰,但人员配置比较混淆,比如李邺在三座府内都有自己的官房。

李泌既是李邺的幕僚军师,在河陇节度府有官房,但他同时也是陇右节度府长史,所以在陇右长史府内也有官房。

其实还差好几个官衙,比如河陇都转运司官衙、观察司官衙、内卫府官衙等等,观察司就是唐朝中后期道一级主管司法的官衙,主官是方镇观察使,李邺便把监察使和观察使合一,既主管官员监察,也主管司法审案。

这些官衙还没有修建,就暂时并在三府之中。

节度使官房内,李邺正和李泌、刘晏商议军情,刘晏另一个身份也是幕僚副军师,他当然也要参与重大军情商议。

李邺指着沙盘上的洮水渡口道:“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四次偷袭,这种骚扰式的偷袭每次都让吐蕃军损兵折将,累计损失已经超过三千人,但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

他们就算占领渡口又能如何?后面还有河口城、还有回龙关,我就是想不通马重英为什么搞这种无意义的偷袭,他完全可以等到冬天河水结冰,大军直接杀过洮水,你们说说看,马重英是怎么考虑的?”

第762章 将计就计

李泌缓缓道:“或许马重英是在整合军队内部,就像卑职之前给殿下说的,吐蕃内部同样矛盾重重,吐蕃贵族和吐蕃赞普有利益冲突,必然会反应在军队上,极可能马重英在借我们之手铲除一些异己者。”

李邺点点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如果是铲除异己,一般都只针对将领,很少针对士兵,而且人数也稍微少了一点,我在考虑,是不是在试探我们的防御线,为他冬天进攻做准备?”

李泌摇摇头道:“每次都被水鬼干掉,根本连上岸的机会都没有了,一次就足够了,连续四次,却什么都没有试探到,吐蕃军可没有这么蠢,不可能是试探。”

“刘使君的想法呢?”李邺又回头问刘晏。

刘晏正站在沙盘前注视着什么,沙盘是哥舒翰留下的陇右沙盘,做得栩栩如生,非常精细实用。

刘晏沉默片刻道:“卑职觉得,马重英是在转移殿下的注意力!”

这个想法很突然,李邺连忙问道:“转移什么视线?”

刘晏用木杆指着兰州北面的广武县道:“殿下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小小的广武县,怎么会有两千吐蕃驻军?”

李邺沉吟一下道:“我一直认为广武县是河西的南大门,也是往来商队进行补给的重要之地,如果没有广武县,很多商队就有可能走不出来了。”

刘晏微微笑道:“殿下说的两点倒也对,其实还有第三点殿下没有看到。”

旁边李泌脱口而出,“广武县是朔方连接河西的重要节点。”

刘晏点点头,“李军师说得一点没错,广武县是朔方前往河西的关键节点。”

刘晏木杆指着朔方道:“从朔方前往河湟有两条路,一条路向南到会宁县,再到金城县,再沿着唐蕃古道去河湟,这是主线,现在主线被我们掐断了,还有剩下另外一条副线。”

刘晏指着会宁上方的乌兰县道:“从灵州出来到乌兰县,再沿着洪池岭南下,这里有一个山口,从这个山口进去就是广武县,再沿着丽水北上,进入河西走廊,再穿过大斗拔谷进入河湟,稍微绕得比较远,但也可以抵达河湟。”

李邺笑道:“你说的那个山口我走过,当年我和黑矛还在那里歼灭了一支羌人马匪,山口所在的山脉我叫它乌鞘岭,原来叫做洪池岭,我倒不知道。”

“殿下明白了吧!朔方产出的粮食运往鄯州,唐蕃古道走不通了,那就只能走河西走廊,偏偏最重要的广武县被我们占领,他们九月的春小麦就要成熟了,他们怎么把粮食运出来?”

“从黄河上走,用大型皮筏子,不正好适合运送粮食吗?”

刘晏笑了起来,“殿下,从金城县到灵武县,黄河要经过数百里的无人区和峡谷,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没法拉纤,从兰州向下,顺流而下可以,但逆水行舟就算能划桨,又怎么可能穿过金城县?殿下会看着百万石粮食从眼皮子经过而无动于衷吗?”

李邺摇摇头,“我肯定要拦截,绝不会放过一颗小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