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43节(2 / 3)

很快,在临时皇宫的议事堂内,五名相国聚集一堂,想到马上就能返回长安家中,每个人都十分兴奋。

众人都在讨论怎么尽快返回长安,当然汉中的条件也不错,山清水秀,空气湿润,比灵武好多了,更重要是,从巴蜀解来的大量钱粮解决了困扰他们很久的大问题,士兵的军俸解决了,官员的俸禄解决了,还在巴蜀募兵数万人,补充了朝廷的兵力不足。

虽然汉中很舒适,但比起长安,汉中也只能算乡野山村,小住怡情可以,长住生活不行。

这时,有侍卫高呼,“陛下驾到!”

众相国纷纷起身,李亨春风满面地走了进来,众人一起行礼,“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免礼,请坐!”

众人坐下,李亨在自己的龙塌上坐下,摆摆手笑道:“朕和大家一样,心中充满了欣喜,原本只是想围魏救赵,让我们能从险境离开,没想到居然光复了长安,天佑大唐,鲁王之大功,可与开国之功并论,完全有资格登凌烟阁!”

这个时候,李亨对李邺的评价还是很高,把他和开国功臣想提并论,居然还提到了可以留像于凌烟阁。

当然,李亨再三强调李邺的大功,也是在强化他臣子的身份,李邺立下大功不假,但这只是他作为臣子的义务,不要有超越臣子的非分之想。

李亨又道:“我们要尽快接手长安,恢复长安和关中秩序,安抚长安民众,恢复朝廷运转,调动天下的财力、物力和兵力,彻底剿灭安禄山的叛乱,各位都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做?”

右相韦见素道:“陛下,当务之急是朝廷派代表去长安和李邺接触,并了解长安的情况,然后商议长安交接手续,同时还要确定对长安立功将士的封赏,微臣建议,特使明天就出发北上!”

李亨淡淡道:“朕已经下令让元帅府副司马鱼朝恩率领三万军队连夜北上,协助李邺清剿安禄山在关中余孽,然后让崔光远和李邺做初步交接,朕以为,交接不宜拖延太久。”

众人都暗暗吃惊,军队已经先走一步了,恐怕天子还是不太放心李邺,用军队实质性的接管长安,李岱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他脑海忽然跳出了四个字‘功高震主’。

李亨又看了一眼众人,笑眯眯道:“那位相国愿意主动请缨,代表朕前往长安查看情况,替朕打前哨?”

沉默片刻,房琯举手道:“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亨迅速看了一眼李岱,见他低头一言不发,便点点头,“难得房相国主动请缨,那就由代表朕出使长安,明天一早出发!”

李岱心事重重回到临时府中,妻子裴三娘迎上前笑道:“儿子立下大功,怎么当爹的反而忧心忡忡呢?”

李岱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小声道:“去书房说!”

李岱已经查清了天子安插在他身边的监视者,就是他的护卫武国蕴,但李岱还怀疑内宅也有侍女被天子收买,和武国蕴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监视自己,由大宦官李辅国负责。

内宅一共有八名侍女,现在看不出谁是监视者,所以李岱格外小心。

他顾不上吃晚饭,快步先来到了自己的书房。

第704章 逐步撤退

李岱回到了书房,只有回到书房,他才有一种安全感,今天议事,天子嘴上在夸赞儿子,但目光却盯着自己,让他很不舒服,天子就害怕自己主动请缨去长安。

天子的心思啊!明显是邺儿功劳太大,让他心中忌惮起来了。

这时,妻子裴三娘端着一盏茶进来,随手把门关上,她也恼火道:“如果让老娘查出监视人是谁,老娘非戳瞎她的眼睛不可!”

李岱叹口气道:“娘子不要生气了,不止我一人,我听独孤明说,有五十多名官员被监视,甚至独孤烈也被监视。”

裴三娘冷笑:“原以为新天子登基,会比老皇帝好一点,结果发现老皇帝还好得多,至少不会监视大臣,至少不会限制我出行,我要去襄阳看孙女,你让不让我去?”

李岱点点头,“娘子要去就去吧!”

“真的?”

裴三娘有点不信,“你不是说天子不批吗?”

李岱苦笑一声道:“邺儿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你探亲的理由充分,我想天子不至于再阻挠了吧!”

“那我就不懂了,既然邺儿立下这么大的功劳,伱好像还不太高兴,为啥?”

李岱起身打开门看了看外面,又打开窗子看了一眼外面,提笔写了四个字:‘功高震主’。

裴三娘浑身一震,她立刻明白了,“天子要对邺儿动手?”

“现在还不会,但我估计很快了。”

裴三娘顿时焦虑起来了,“他们不会找借口杀了邺儿吧!”

李岱叹口气,“登得越高,就跌得越重,我会给他写封信,让他好好考虑一下。”

当天晚上,李岱给儿子李邺写了一封长信,让刘武通连夜赶往长安。

长安,大明宫,夜里没有月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