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35节(2 / 3)

攻,五千士兵损失了一半,其他一半士兵侥幸逃了回来。

大军后撤上岸,张忠志这才发现天子已经不见了。

一名侍卫将领上前道:“天子有令,今天的进攻暂时到此为止,大军撤回军营?”

张忠志连忙问道:“请问许将军,天子为何停止进攻?”

姓许的将领看了他一眼道:“天子说,李邺不会那么轻易让我们攻进城内,曲池坊内必然还有更多的部署,刚从燃起大火就是证明。”

张忠志也暗暗松了口气,姓许的侍卫将领走了,一名偏将上前低声道:“刚从天子派人去芙蓉园内的八角塔上去查看,发现冰墙里面还有一堵高墙。”

“原来如此!”

张忠志明白了,原来天子看到了冰墙另一边的情况。

进攻曲江池的燕军撤退了,冰面上的大火依然在燃烧,待大火熄灭后,化开的水又渐渐结冰,连同树木的残渣和烧焦的尸体一起冰冻起来,冰面上出现了大片坚硬的杂物,很多树枝尖刺,反而成为了攻城的阻碍。

下午时分,汉长安拆房的燕军士兵回来,用健牛拖拽着十几根巨大粗壮的木柱子,李邺站在东面城头上,注视着一根根巨大的木柱被拖进军营,他也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

长史崔光远在一旁道:“其实殿下也不用太担心,长安城足够结实,攻城槌砸不穿城墙,最多只能攻打城门,但长安城门都有瓮城,他们就算攻破一道城门,还有另一道内城门。”

大将李晟也道:“卑职在凤翔和燕军作战时有经验,用大黄弩在百步内能射穿敌军的盾牌和盔甲,是对付攻城槌的好办法,卑职愿请缨守北城,若北城失守,卑职愿提头来见!”

李邺点点头,“准许李将军的自荐,另外,我准备今天晚上将毒蒺藜撒到北城外,北城外面是西内苑和东内苑,对民众影响不大,各位有不同意见吗?”

李邺看了一眼众将,包括崔光远和苏震都没有表态,这时,苏震笑了笑道:“冰雪融化后,蒺藜上的毒性就会完全消退,开春后可以号召百姓去捡拾蒺藜,找到一枚蒺藜刺奖励五文钱,五千贯钱就能消除大部分隐患了。”

第689章 再战北城

当天晚上,李邺派出一千名士兵,背着大口袋在太极宫和大明宫外两百步到五百步范围内撒下了近百万枚毒蒺藜,这无疑给比较薄弱的北城皇宫防御增添了一道防御利器。

东大营内的军器工场内灯火通明,数百名工匠在连夜改造木柱,这些都是宫殿的立柱,每一根重达数万斤,而且比较长,需要把它稍微锯短,然后装满把手,顶部再装上生铁撞头,一根攻城槌八九千斤,一百名士兵两侧抬着,一撞之力可达数万斤。

同样在寒冷的夜晚,上千唐军士兵在北面几座城门前的护城河冰面上凿洞,每座城门前的护城河冰面上都凿了几百个洞,并均匀撒上大量的盐,让盐缓慢溶解冰面。

第三天天不亮,战鼓声在北城外的西内苑响起,今天是北城主将李归仁的主场,他将亲自率领三万军队攻打太极宫,这是安禄山的命令,安禄山的记仇之心极强,李邺是从太极宫的芳林门攻入长安,他也要从太极宫攻进长安。

当然,还和太极宫的城门相对容易攻打有关,太极宫的城门没有瓮城,是一座单城门,而大明宫城门有瓮城。

另外,大明宫城墙也有马面墙,但太极宫城墙却没有马面墙,士兵们就不用担心背后袭击,这一点太重要了。

太极宫的城墙长约两里,分布着芳林门、玄武门和玄德门三座城门,李晟亲自统领六千士兵防御太极宫。

城墙上有三千大黄弩士兵,一千五百部大黄弩,另外还有十架大型投石机,三百名长斧手也就位了,另外还有三千后援军,中包括一千重甲步兵,一旦敌军攻进成来,他们就会围堵住城门。

“呜——”

西内苑中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三万燕军出现在两里外的旷野里,战旗飘扬,杀气冲天,队伍中有数百架攻城梯和几根巨大的攻城。

李归仁凝视城墙片刻,他厉声令道:“金载绪、王琦听令!”

“卑职在!”两名大将闪身而出。

李归仁令道:“你们各率本部三千人,扛百部攻城梯,金载绪攻打玄武门东,王琦攻打芳林门西,没有我的撤军信号,撤军者斩!”

“遵令!”

两名大将接过令箭,骑马飞奔而去。

李归仁又对自己亲兵首领张寇道:“你可率一千刀斧手为督战官,任何人胆敢撤退,杀无赦!”

“遵令!”

张寇率领一千骑兵,拎着利斧也上去了。

李归仁这才冷冷令道:“擂鼓出战!”

“咚!咚!咚!”

惊天动地的战鼓敲响了,六千燕军手执长矛和盾牌如潮水般向城墙冲去,城头没有弓弩射击,也没有投石机,李晟有自己的作战思路,敌军比较分散,他认为弓箭和和投石机意义不大,他的大黄弩和投石机有专门的目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