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428节(2 / 3)

的意思?”

“是天子的意思没错,但一定是有人提醒后,天子才会想到围魏救赵这个策略。”

“我不太懂相国的意思!”

严庄叹了口气道:“殿下也知道天子是想立郑王为太子,但到现在天子也没有废掉殿下,改立郑王为太子,殿下觉得真正原因是什么?”

“难道不是因为大家反对?”

严庄冷笑一声道:“殿下又不是嫡长子,凭什么大家要反对?高尚、阿史那承庆、张通儒、独孤问俗都支持郑王,史思明和蔡希德也是支持郑王,李归仁、安守忠、张忠志、安太清、孙孝哲更是对天子忠心耿耿,天子立谁他们就支持谁,真正支持殿下的,只有卑职、崔乾佑、田承嗣、田乾真、李史奂等人,殿下现在还会认为是众人反对的原因吗?”

安庆绪半晌才反应过来,“那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真正的原因是殿下手中的十万大军,天子忌惮殿下的十万大军,才不敢废太子立新储,一旦殿下被剥夺军权,或者手下军队损失大半,太子的地位就不保了。”

“那和攻打襄阳有什么关系?“

严庄心中着实恼火,他知道安庆绪在这种复杂权斗中头脑不清楚,他只得坦诚相告,“卑职刚才说是有人怂恿天子让殿下出兵襄阳,这个人就是高尚,他实际上是借刀杀人,借襄阳军队把殿下的军队损耗殆尽,手中没有了军队,殿下还能当什么太子?”

安庆绪这才恍然大悟,他咬牙切齿道:“好一招借刀杀人的毒计,我若登基,第一个要杀之人就是高尚!”

“一样的道理,郑王若登基,第一个要杀的人也是卑职。”

安庆绪点点头,“那现在我该怎么办?”

严庄淡淡道:“现在撤军回去,天子一定会责备殿下不尽心,那就天天修浮桥,让唐军天天烧,军队却不动,就在北岸和唐军对峙,等粮尽后再杀一些马为食,天子就不好说什么了。”

安庆绪欣然点头道:“我听相国的安排!”

第676章 内应张平

当安禄山得知阿史那承庆在蓝田县兵败,全军覆灭的消息,吓得他面如土色,急召见高尚和长安防御使安太清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侍卫在殿外高声大喊:“高相国、安大将军来觐见!”

“快扶朕起来!”安禄山连忙吩咐道。

李猪儿从安禄山肉山一般的身躯底部钻进去,用头顶住他后背,咬紧牙关,拼命将他顶坐起来,八个健壮宫女连忙上前,尽量靠着安禄山后背坐下,成为他的肉垫。

安禄山一摆手,“宣他们觐见!”

不多时宰相高尚和大将安太清匆匆走进来,躬身行礼,“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免礼,朕刚刚接到急报,阿史那承庆军队在蓝田县全军覆灭,李邺正率领五万大军向长安杀来,朕该怎么办?”

高尚也吓了一跳,连忙问道:“阿史那承庆现在在哪里?”

安禄山恨恨道:“这个混蛋不敢来见朕,逃往河北了,他派手下来报信。”

安禄山又问安太清道:“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兵力?”

安太清连忙躬身道:“回禀陛下,军队还有两万人,近卫骑兵还一万,一共有三万大军,尤其陛下骑兵实力强大,卑职认为,完全可以和李邺大军一战!”

高尚立刻表示反对,“一万军队不能离开天子身边,没有这一万骑兵,几百个农民就能围攻天子,微臣建议天子北巡泾源道,和二十万主力大军汇合。”

“长安就这样拱手送给李邺?”安太清不满道。

高尚摇摇头,“大将军没懂我的意思,我只是保证陛下的安全,长安不能放弃,由安大将军继续率两万大军镇守,再坚守五六天,二十万主力大军就杀回来了,李邺必然会溃败而逃,长安也就保住了,那时,二十万大军再杀回灵州,一鼓作气活捉李亨。”

不等安太清回答,安禄山便毫不犹豫道:“就这么决定了,太清,长安就交给你了!”

安太清是安禄山义子,他不敢违抗,连忙躬身道:“微臣遵旨!”

安禄山说走就走,他任命安太清为长安留守,率两万军死守长安,他则带上高尚、张通儒等十几名心腹大臣以及宠妃和安庆和等几个儿子,从大明宫重玄门离开了长安,在一万精锐骑兵的护卫下向东北泾源道方向而去

安太清立刻召集将领进行部署,两万大军总的说来人数还不算少,但也绝不多,分布在长安九座城门上,每座城门也就两千人出头。

安太清派人去把长安县令张平找来,不多时,张平匆匆赶来,“大将军找我?”

安太清笑眯眯道:“有件事要麻烦你了。”

“大将军太客气了,有什么需要卑职效劳的地方,尽管说!”

安太清很喜欢张平这种接地气的态度,不像那些读过书的文官,一个个态度傲慢。

他拍拍张平的肩膀笑道:“李邺率领江汉唐军马上要杀到长安了,天子命令我守住长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