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洵脑海一闪,咬牙道:“原来是你,我就知道红巾寨有问题,都是你安排的!”
李邺知道柳洵极为聪明,有些事情瞒不过他,便也不否认他,笑问道:“你怎么知道是我,哪里露出破绽了?”
“哼!哪有那么新的旗帜,头上扎的红巾也是新的,喊杀一夜,结果一具尸体没见,地上的血也没有,还真兵不血刃啊!”
李邺呵呵一笑,“准备仓促,让柳兄见笑了。”
“堂堂的安西节度使,怎么做这种卑鄙之事?”
“我卑鄙吗?”
李邺淡淡道:“比起天子要杀我们父子,我已经好得多了,至少李环和柳兄还活着,李环的手下大部分都没有死,我已经很宽容了。”
柳洵一时哑口无言,李邺又道:“看在我们同窗一场的份上,你的妻儿和父亲我接来了,这两天就该到了。”
柳洵大惊,“你是怎么办到的?”
“我找高手模仿你的笔迹,给你父亲写了一封信,告诉他,长安比较危险,你在襄州出任长史,让他们来襄阳,他们就来了。”
“你你打算用我的家人威胁我?”
李邺也不否认,他点点头,“我原本是有这个打算,让你劝一劝李环,做个逍遥王爷,但现在看样子没有必要了,柳兄,你是聪明人,如果你愿意为我效忠,我任命你为襄州长史,助我父亲一臂之力,如果你不愿意,也不勉强,你们全家团聚后,你想去哪里都随意。”
柳洵眯着眼睛道:“为你效忠,难道不为大唐效忠?”
“不!”
李邺果断摇头,“为我效忠,就是为大唐效忠,但你应该知道,如果天子对我动了杀机,那我就不会再对他报任何幻想,否则我必死无葬身之地。”
柳洵心中叹口气,“让我考虑考虑!”
“柳兄尽管安心考虑,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看在同窗的份上,尊重你的决定。”
说完,李邺转身离去了。
洛阳皇宫,金鼓齐鸣,鼓乐喧天,安禄山头戴天子冕冠,身穿九章龙袍,在四个强壮宦官的搀扶下,坐上了天子龙榻。
在下方,数百官员匍匐在地,三呼万岁。
安禄山志得意满,他终于等到了登基为帝的这一天。
天下不光姓李,也有一半姓安。
安禄山自称雄武皇帝,定国号为燕,改元为圣武元年,立安庆绪为太子,高尚、严庄为左右相国,同时宣布大赦天下。
这一天是天宝十四年五月十五,安禄山在洛阳登基称帝。
第568章 无耻小人
安禄山登基称帝是一件大事,意味着他所攻下的河北各州县必须改旗易帜,竖起大燕国旗。
这对所有州县都是一次严峻考验,德州刺史颜真卿和恒州刺史颜杲卿同时举兵,颜真卿杀死大燕特使段子光,颜杲卿则用计诛杀井陉守将李钦凑,兄弟二人一南一北竖起保卫大唐旗帜,在二颜的率领下,河北各州县纷纷响应,反对安禄山称帝,重归大唐。
安禄山得到河北哗变的消息,惊得从坐榻上摔落,他当即命令史思明和蔡希德各率五万大军赶赴河北,镇压河北各地的造反。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由阴阳组成,有正必有负,有增必有减,有男必有女,同样,有忠臣也必有奸佞。
井陉西部的河东一侧,驻扎了五千唐军,严密防御河北燕军杀入河东,这时,河东节度使王承业得知恒州刺史颜杲卿举兵的消息,急忙从太原城赶到了井陉西口。
王承业刚到大帐坐下,手下便带上一名年轻人,此人是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他带着几名官员赶往长安报信。
王承业望着桌上井陉守将李钦凑的首级,眼睛微眯,沉思不语,颜泉明躬身道:“启禀节度使,卑职必须立刻赶往长安报信,安禄山大军即刻杀到,朝廷必须要有所安排!”
王承业呵呵笑道:“颜公子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吧!报信之事,我替你去送。”
颜泉明大惊,“节度使这是何意?莫非要夺我父亲功绩?”
王承业脸一沉,“我好心帮你送信,你还敢诬陷我,拖他下去,给我关押起来。”
几名士兵冲过来,扭着颜泉明向外拖去,颜泉明扭头大喊:“河北会毁在你的手上!”
王承业下令将所有随从都关押起来,又将高邈、何千年等叛将全部斩首,连同李钦凑的首级一起送去长安,冒充自己守卫井陉的功劳。
安禄山并不是太把河北的反叛放在心上,当务之急他还是要着手攻打潼关和武关,打开关中的大门,安禄山命令崔乾祐为主将,率五万大军攻打潼关,同时命令太子安庆绪率军六万大军攻打荆襄和武关。
荆襄和武关为一体,都必须控制邓州后,才能攻打武关,甚至还必须拿下襄阳,大军攻打武关或者汉中才没有后顾之忧。
否则一旦被唐军断了后勤,攻打武关的燕军也必败无疑,甚至会全军覆灭。
这一点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