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小师弟的资料是什么样的呢……
秦瑞兴致勃勃地点开秦琢名字后的图标,翻看起了小师弟的资料。
第一条,容貌,十分。
嗐,长了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
第二条,心智,十分。
唔,昆玉聪慧坚韧,满分也不奇怪。
第三条,危险程度,十分。
嗯……嗯???
危险程度,什么叫做危险程度?这项居然也是满分?
秦瑞看着三个红色的“十分”呆滞了半晌,良久,他才抬起手,虚敲了光屏一下。
这倒霉玩意儿果然是坏的吧!
……………………
秦琢的住处名唤琅华居,就在谭奇小院的不远处。
白日发生了太多事情,秦琢心绪难平,胸腔里压着一股沉郁之气,抄写了好几遍《诫子书》才平复了心境,收拾了一下便草草入睡。
恍惚之间,他仿佛置身万丈高空,在流风的裹挟下,不受控制地向某个地方飞去。
下一刻,他从高天坠落,跌入无边的浓雾中,立即迷失了方向。
这是何处?
秦琢的思绪很清晰,但他冥冥之中有一种感觉,这只是一个梦境。
梦啊……
他站在原地思索许久,没有醒来的迹象,只能随便挑了个方向,尽量踩着直线往浓雾深处走去。
没走多少路,雾气便慢慢散尽,秦琢的眼前豁然开朗。
第5章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四方建筑,一段长得看不到尽头的石阶通向最高处,雾气缭绕着石砖,平添几分朦胧的神秘色彩。
秦琢走进了些,仔细观察着眼前的高台。
高台的四方各矗立着一根通天彻地的石柱,约有一人合抱的粗细,古拙而粗糙的纹路从底部蜿蜒而上。
下方石砖堆砌的底座上,雕刻出了一个细长的形状,时光模糊了它的线条与棱角,秦琢看了半晌,方才认出来这是一条环绕高台的巨蛇。
古朴,庄严,浩大。
岁月沉淀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秦琢的耳畔响起一阵轰鸣,手脚顿时僵住了,眼前的场景扭曲、旋转成一片光怪陆离的海洋。
他什么都看不清,心脏似乎绞成了一团,正隐隐作痛,呼吸逐渐急促。
好难过……
连秦琢自己都没注意到,已经有滚烫的热泪从他的眼眶中滑落。
忽然,秦琢猛地一个激灵,从未知的幻象中挣脱了出来。
这是什么东西!
秦琢连忙用手抹去脸上的泪痕,重新获得了静心思考的能力。
看这制式与规格,似乎是一座古时祭祀所用的高台,但为什么在看到它时,会感觉如此悲伤呢?
秦琢抬头仰望着高台,目光忽的一凝。
高台的顶上有个小小的黑影,看上去竟似是人形——上面有人?
秦琢深吸一口气后又缓缓吐出,决定上去看看。
管他是人是鬼是妖是神,一探便知!
沿着石阶,秦琢一步一步地向上,临近高台顶端之时,他终于能隔着薄雾看清台上的情形。
果然是个人。
那是个紧闭双眸的男子,外表只有弱冠之龄,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
此人鼻高目深,面容确实俊美非常,但五官像是用石头凿出的,带着奇异的非人之感,披散的长发倾泻而下,水一般在地面流淌。
男子身着深色的外袍,领口较宽,露出雪白的中衣,长袖肥大,袖口收紧。
衣衫上没有特别的装饰,但束身腰带却极其华美,不但用彩色丝线描画了各类姿态不一的飞禽走兽,连金质的腰带钩也是精致的琵琶形。
这是秦汉时期流行的服饰……
秦琢这么想着,就见男子突然睁开了亮如点漆的双眼。
秦琢与他的目光就这样径直对上,那人的眼珠如琉璃般剔透,清澈得一眼能望到底,此时那双眸子里盛满了欣喜,让秦琢心中的惊慌也消散些许。
不过该有的警惕心还是不可或缺的。
秦琢没有近前,站在原地,拱手问道:“在下梦中误入此处,敢问阁下姓名?”
男子道:“我……嗯,你叫我‘周负’便是。”
他瞟了一眼秦琢,便垂下了眼睫,似是不愿多看。停顿了片刻,他又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姓秦,表字昆玉。”
“何名?”
“单名为琢。”
周负向秦琢招了招手,但依然不看他:“我不能离开此处,请你上前……可以吗?”
秦琢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缓步走到周负前方,想了想,学着周负的样子,撩起了衣摆席地而坐。
见周负没有开口的意思,秦琢便主动询问道:“在下斗胆请教,不知此为何地?”
闻言,周负竟打了一个微不可查的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