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们说他会被安排去哪里,会不会到咱们临安府来啊?”
于吉光三人霍然止步,一起看向大楚。
毛少凡咬牙切齿地道:“你不会说话,就不要说话。”
大楚哐啷了一下牛眼,嘟囔道:“我又怎么啦?”
陈力行斥道:“闭上你的乌鸦嘴就不怎么啦!”
张宓到临安府任职,杨沅却坐了冷板凳,那时候张宓真是得意无比。
可谁知一转眼儿的功夫,杨沅就被调进了御龙直。
这也罢了,论起仕途的发展潜力,他张宓还是远在杨沅之上,大家走着瞧,看谁能笑到最后。
可谁知,杨沅现在居然又中了省元。就算他殿试发挥失常,起码一个进士身份也跑不掉了。
这不免让张宓愈加痛恨起来。
他悻悻地走出佥厅,一抬头,就看见府尹乔贞和南判晏丁并肩走过来。
张宓连忙止步见礼,笑道:“乔府尹和晏南判这是要出去啊?”
乔贞抬头见是张宓,目光不由微微一闪,便打个哈哈,道:“啊,是啊,哈哈……”
晏丁也笑道:“老夫和乔府尹正要去杨省元府上道喜呢,张北判你可要同去么?”
乔贞是临安府尹,杨沅是临安籍的省元,这就算是乔贞在教化上的一桩闪亮政绩了。
“礼部试”考中就是进士,他这个府尹登门道喜,便也不算屈尊。
而且,他还得尽快去。
现在杨沅是省元,最风光的时候。
如果他殿试高中状元,那当然。可万一没中呢?那时还去不去了?
张宓一听这话,一张脸却拉了下来。
晏丁年纪大了,前些日子生病告假,不在府衙,所以不清楚“摸臀手”张宓的光荣历史。
乔贞却是知道张宓和杨沅的恩怨的。
所以见张宓询问,乔贞才打了一个马虎眼,谁想竟让晏丁给说破了。
张宓皮笑肉不笑地道:“乔府尹是我临安正堂,晏南判分管着本府的教化,自然当去。张某就算啦!”
晏丁一看就知道其中必有问题,随便打个哈哈应付过去,便与乔贞往外走。
“乔府尹,张北判和这位新科省元之间,难不成有什么过节?”
“可能吧!”
“不粘锅”乔贞微笑道:“据本府所知,张北判和杨省元,此前都曾在枢密院任职,或许有些小小芥蒂,详情如何,本府却是不清楚了,哈哈……”
第411章 满腹经纶
杨沅带着小青棠回到青石巷时,想到上一次他中解元时的盛况,于是心生一计。
他去附近店里买了点东西,给自己做了个伪装。
后市街旁边就是中瓦子,伶人很多。
所以附近卖假发假胡须这些道具的店铺也是有的。
杨沅伪装之后,由小青棠负责前方侦察,杨沅自后尾随,鬼鬼祟祟有惊无险地回到了风味楼。
奈何,虽然避过了街坊邻居这一关,可是有资格直接登门拜访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杨沅先见到了鹅王,赵璩一见杨沅便如获至宝。
待旁边没有其他人时,赵璩便拉着他不停地询问,究竟是怎么考中的。
杨沅便有些腼腆地道:“大王,杨沅其实也是读过书的好吧?前几天在御龙直坐衙当值,我还夜读《春秋》呢。
我只是觉得,我不像那些读书人,人家是从小就专注于读书,我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材料,所以不敢往科场中一试。
上次大王你好心送我考题,我当然就领受了大王你的好意啊。不过,如果没有大王的考题,我觉得,上次我也未必就不能中……”
赵璩惊讶的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也就是说,上次中解元的文章,你没找外人捉刀?”
李师师是外人吗?
那是内人!
所以杨沅理直气壮地点头道:“是啊,那文章,正是鄙人……亲手所写!”
赵璩震惊,大喜道:“沧海遗珠!沧海遗珠啊!原来二郎竟有如此文才!鹅鹅鹅鹅……”
赵璩正在曲颈向天歌,小青棠便蹬蹬蹬地跑进来道:”老爷老爷老爷,临安府尹乔老爷、临安南院通判晏老爷登门拜访。”
赵璩听了脸色一变,立即起身道:“二郎,你去见他们吧,本王从另一边下去。”
杨沅奇道:“大王你怕他们怎地,何必躲闪?”
赵璩正色道:“如果换作从前,被他们看到了也无妨,我还巴不得被他们看到,正好给你撑腰,可现在不成了!”
赵璩把折扇往杨沅肩上重重一敲,肃然道:“二郎你是真有大本领的人,是凭着你的一腔真才实学考中解元、考中省元的。
那么本王和你来往,就务必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尽量不可叫人知道。
不然,若被人误会你有今日功名,是本王帮了你的忙,那于你的清誉可是大为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