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告辞了。”
赵璩跳起身道:“大哥要走了么,我跟你一起走,我正带了新茶,要去孤山别业,一会儿你就拿些回去。”
赵璩大大咧咧地朝太后和皇后挥挥手:“等孩儿的天目山庄建成了,明年夏天,请太后和母后去我山庄避暑去。”
韦太后笑骂道:“这孩子,老婆子还没跟你说上几句话,你又跑了,真是个坐不住的皮猴子。”
赵璩向奶奶扮个鬼脸儿,道:“大哥都嫌弃我出宫后不与他来往了嘛,我这不得赶紧去拿点好茶,拍拍我大哥马屁?改天我再来请安。”
说完,他就拉起赵瑗,风风火火地往外走。
韦太后笑吟吟地看着他们兄弟俩出去,淡淡地道:“璩哥儿天性活泼,是个没心机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就怕以后因为这一点会吃亏呢。”
吴皇后柔声道:“璩儿与瑗儿虽然性情不同,但他们品性都没得说,两兄弟互相帮扶着,想来也不会有人给他亏吃的。”
韦太后看了吴皇后一眼,笑道:“璩儿是儿媳你亲手养大的,谁养的孩子,总归是要更亲一些才对。
“婆婆说的是,只是儿媳毕竟是皇后,要亲疏无别,视之无间,才是本分。
这一碗水端平了,两兄弟的关系,想来也就不会差了。”
这婆媳俩说的很是含蓄,宫中侍奉的宫娥太监们也不知是听不懂其中的机锋,还是不敢有所表现,个个都是一副“有听没有懂”的模样,恭谨地侍立着。
赵璩拉着赵瑗往宫外走,眼见随侍宫人落在后面,赵璩突然低声道:“大哥,有大祸事来了!”
第158章 惯将喜怒融粉墨
“哦?”
赵瑗神色不动,却低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说完,他突然停下,朝着宫中一个方向,双手作揖,深深地揖了一礼。
那里,是他的养母张婕妤生前居住的宫殿。
当初,赵瑗、赵璩两个孩子被送进宫来,赵构令潘贤妃、吴才人(也就是如今的吴皇后)还有张婕妤三人和两个孩子见面,看看他们与谁最亲近。
当时,赵构的亲儿子赵旉刚刚病死不久,而潘贤妃正是赵旉的生母。
潘贤妃正因儿子的夭折伤心不已,也没心情理会这两个孩子。
张婕妤和吴才人便分别招呼两个孩子到身边来。
结果,赵瑗走到了张婕妤身边,赵璩走到了吴才人身边,于是便分别由这两名妃子各自抚养一子了。
张婕妤两年前就病故了,但赵瑗每天进宫请安,都会向养母生前所居宫殿揖礼致敬。
赵璩在他施礼的时候,便停下了说话,等他行礼已毕,二人继续把臂而行时,才轻轻把杨沅告诉他的机密,说给赵瑗听了。
赵瑗听了,也是惊骇不已。
这件事,若真叫秦长脚做成了,这天下从此是姓赵还是姓秦?
兄弟俩把臂而行,一路轻声谈笑,看起来一副亲密无间的模样。
不过,两兄弟的不合尽人皆知,他们的这种谈笑风生,反而给人一种暗中较量的感觉了。
尤其是,赵瑗此时一脸的假笑。
赵瑗此时的笑容确实很假,不过,却不是冲着赵璩去的,而是因为赵璩告诉他的消息。
他和赵璩挽在一起的手,都已紧张地沁出汗来。
这倒不是赵瑗不够沉着,而是到了他这个层面的人,才能立刻意识到,赵璩告诉他的这个秘密,内中藏着多少杀机和凶险,才会有一种身在局中的紧迫与恐惧。
秦桧的计划一旦成功,二弟赵璩,或许还有成为傀儡皇帝的可能,他就注定不得善终了。
“二弟,他们……是要往宫里送什么东西?”
“现在还不得其详,但……长脚汉既然确信只要此物进宫,且被官家看到,就必然会激得大怒,甚而不计后果地清洗禁军,可见此物定然非同寻常。”
赵瑗眼角跳动了几下,微微点头:“长脚汉对官家的了解,远甚于你我。
他既有这个把握……,那么这件东西,就绝对不可以出现在官家的御案之上。”
赵瑗没有问赵璩消息从何而来,是否真的可靠。
他们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虽然赵璩的行径总是看着荒唐走板,十分叛逆。
但赵瑗却知道,他这个二弟不但聪明绝顶,而且大事面前从不糊涂。
赵瑗缓缓点头,道:“好,这件事,我知道了,我马上着手安排应对之法。”
赵璩脸上仍旧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却担心地低声问道:“你的人手够用么?”
赵瑗乜了他一眼:“不够又如何,你能帮我?”
赵璩叹息道:“我倒是想帮,可我真是无人可用啊!我身边就十个侍妾能打,你要不要?”
赵瑗恨铁不成钢地哼了一声,道:“那你就置身事外,不要管了。从现在开始,这件事你只当不知道,不要插手。”
赵璩知道这是大哥对他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