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
世间最为神秘的秘地,也是诸多稀世奇珍的来源。
在那里是否有凝练心魂之秘法,没有人知晓,但壮大心魂的灵物是的确存在的,甚至天湖岛主之所以能凝练出一点不灭灵光,就是因为曾在探索大荒之际得了机遇!
当然。
真想从大荒之中得到收获也是很难很难,毕竟历年皆有无数顶尖武者会探索大荒,但能有收获者寥寥,陨落在其中的换血境远不止一位,甚至偶尔还会有天人丧命其中。
正所谓机遇与凶险并存,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
但总归,这是一线希望,是他们能否将武道修炼更进一步的希望。
众人开始短暂的议论起了大荒之事。
而其中也有人,诸如天湖岛主等,则走向陈牧,与陈牧进一步探讨淬体武道,陈牧也是十分随性,将自己对于淬体武道的理解和感悟一一诉说出去。
他其实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整理一套炼血法决,而这东西秦梦君很需要,未来陈玥、陈瑶等人或许也有需要的一天,倒不如他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都叙述出去,由天湖岛主这些天人高手们去探讨和推敲,最后他再收回成果,这样就不需要用到他的时间。
包括凝练心魂之法,他其实也很需要,但他同样没有太多的时间能放在推敲法决上面,若是其他人能推敲出些许法子,哪怕简陋粗糙,或许对他也有用。
这就是由他先行一步,再回过头传承武道,带动世间武道的发展,继而再从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得到受益,一同进步,如此,则正合天道之轮转。
第483章 刀证混元!
昆仑山巅。
众多天人的论道之声,并未刻意隐瞒,不过由于地势特殊,天地之力混乱,未能登上山巅的那些寻常换血境的高手们,也很难一字一句尽皆听清。
只不过即使偶尔听清一两句,对他们来说也是体会甚多,甚至也有人隐约听闻到了‘神境’这个词语,心中掀起一片波澜,而他们彼此之间也与相近的人探讨。
就这样。
一晃近一个时辰过去,彼此之间的论道声终于渐渐止息。
但见峰顶之所在,南华庄老祖滕玄敬忽的向陈牧拱手作揖,道:“陈圣所言,为武道指点迷津,感激不胜,常言乾坤之道包容万象,老夫还想向陈圣请教一二,不知陈圣可否赐教两招。”
这句话落下,峰顶上也是立刻安静下来,诸多天人高手纷纷将目光看来。
论道,论武谈道,谈道不论武,便皆是镜花水月,历年的昆仑论道,也都是诸多天人先行谈道,彼此体悟之后,再以论武交手来印证。
今日之收获,对于在场众人来说,由于陈牧毫无保留的传道,所得收获都已远远胜过以往的昆仑论道,而到了论武这一节,要说众人最想与谁论武,那无疑是非陈牧莫属!
尽管陈牧踏碎虚空而来,以指力在昆仑山巅留字,已是展现出其境界,但武道终究是亲身体会要更胜于眼见旁观,其实早有人想向陈牧讨教,但俱都没有开口,却是南华老祖滕玄敬寿数已临近大限,对于许多事皆已不在乎,坦然向陈牧寻求赐教。
“南华前辈相邀,敢不从命。”
陈牧神态从容的回应。
无论天道武道人道,皆是虚实相合方为至理,谈道为虚,论武为实,南华老祖滕玄敬虽不是最顶尖的绝世天人,但也是名动世间两百余年的一代老祖,他不知道对方在天人之道上探究的道路在何方,正好也以论武来见识一二。
乾坤之内的变化,无论阴阳还是五行,对如今的陈牧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了,他最想窥见的还是本源道的力量,只不过本源道的参悟何其之难,曾经的他也尝试过参悟,但进展十分缓慢,系统面板的经验积累也十分迟滞。
且在神下九阶之中,参悟出本源道的雏形,也是关键之一。
陈牧将目光掠过在场的诸多天人,眼眸中闪过一丝微光,这些天人困顿于换血之路上难以寸进,恐怕有许多都是将毕生精力放在了参悟本源道的方面,数十上百年如一日。
不知是否有人,能真正窥见一丝本源道的真妙?
若能让他体会一二,也不枉昆仑此行了。
此刻。
附近的天人俱都纷纷让开地方,各自退到了昆仑山巅的边缘。
“南华前辈请。”
陈牧伫立于场中,神态平和的冲着南华老祖开口,并伸手相邀。
南华老祖滕玄敬面容苍老,须发皆白,这不是他刻意以苍老面容示人,而是不愿意损耗气血来维持年轻面貌,不过一双眸子却依旧炯炯有神,他话语中带着一丝豪迈,道:
“陈圣武道修为冠绝天下,老夫便不谦让了,老夫乃是以乾坤意境中,坤地一脉入道,修成天人以来,至今已有两百余载,今有一招,还请陈圣指教。”
伴随话音落下。
南华老祖不向前进,反向后退。
这一步退却,恰似海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