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489节(2 / 3)

先前这位都察院总宪一直保持沉默,基本是按着不知兵而不加多言的原则,冷眼旁观。

其实方才就已听见,但也是出于一种不知什么心理,想再听一遍,细问喜从何来?

庞士朗、科道、周廷机等人:“……”

“微臣附议。”

科道言官以及姚舆、岑惟山、周廷机、柳政等众臣,再次纷纷顿首相请。

太痛了,见诰命夫人都要大三级的太妃尊号,一下子被褫夺而去,现在连诰命夫人都不是,还被圈禁在府。

不管如何,持他这番罢兵、议和之论者,满朝文武,俯拾皆是。

罗氏似是说了一件新鲜事儿,说道:“娘,先前柳家的好像为了乞食,还穿了女人的衣裳?”

穿女人衣裙,这可真是丢尽了百年公侯之门的脸了。

他们这会儿还跪着呢!

庞士朗面色变幻,目光晦暗几分,心头同样涌起一股无力感,虽是仲夏时节,关中气温正高,但不知为何,仍觉膝下的地砖凉意刺骨。

前日礼部侍郎柳政就曾私下提及,实在不行,还不如当初答应了青海和硕特蒙古的联姻要求,这样还能相安无事。

下方文武群臣仍有些不满意,但也知道这已是天子的妥协。

秦业面上也现出愁闷之色,忧心忡忡。

下方正在跪着的科道言官,自也听到了那红翎信使所言,只觉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这次的话说的就有些不好听,智穷计拙……

或者说,议论着南安郡王的下落。

韩癀儒雅面容上凝滞了一下,徐徐说道:“不至于此,前线之事,卫国公老成谋国,用兵如神,许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大破敌寇。”

听得其言的许庐拧了拧眉,暗道,这个施杰,此言有些佞臣谄媚之势,军机阁臣,岂可如此毫无风骨?

此言一出,都察院班列中,一个面容白净,蚕眉细目的掌道御史,正是山西道掌道御史王学勤,出班说道:“圣上,微臣山西道王学勤昧死以闻,微臣以为当迅速召回卫国公,与青海和硕特蒙古议和,消弭兵祸。”

崇平帝目光转而投向阁臣之列,问道:“内阁方面呢?”

韩癀手持象牙玉笏,面无表情,高声道:“回禀圣上,内阁尚没有收到任何回报。”

说到最后,苍老眼眸之中现出一丝快意。

庞士朗、柳政、周廷机、科道等人:“……”

南安太妃以及王妃罗氏坐在厅堂之中,好巧不巧,也在议论西北兵事。

“不瞒恩师,明天是大朝,科道言官和一些部堂都会奏请圣上,即刻召回卫国公,罢兵言和!如圣上不允,我等就在含元殿中长跪不起,还望圣上问及阁部意见时,恩师能够赞同我等罢兵言和之议。”这时,张直目光灼灼,图穷匕见道。

而就在韩癀的学生相劝之时,南安郡王府,后宅厅堂——

罗氏道:“太…娘,魏王不是也在西宁府,想来有他照应着,王爷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吧。”

崇平帝闻言,身形摇晃了下,只觉脑袋“轰”了一下,后面的话就没有听怎么清,一股莫大的喜悦袭中,面颊涌起一抹异样的潮红,喃喃道:“子钰打赢了?”

这时,昨晚在韩癀府上议事的张直,出班顿首而拜,高声道:“圣上,微臣都察院福建道掌道御史张直,现在已事成定局,卫国公领兵前往西宁,出兵收复湟源,却不得寸进一步,据西宁地方官员的奏报,日伤亡近千余军卒,如此大的伤亡,却毫无进展,微臣以为当尽快撤军,才能保全大军。”

下方众科道闻言,也纷纷出班附和。

而且还俘虏了女真的岳讬?此外,还有和硕特蒙古的番酋。

崇平帝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休养、歇息,已经基本能够在外朝视事,此刻正在召集群臣,集议这一个月的朝堂大政。

先前的东峡谷口之战,鏖战近半月,陈汉官军也有不少伤亡,因为征调西宁、兰州等地的药材和郎中,多少就有一些流言传至地方官的耳朵。

如是先前跟着相请撤军,只怕现在跪着的还有他一个?

此刻,目光再看向那跪着不起的科道言官,一些人已经愣在原地,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

……

随着岑惟山出班言辞激烈的出言,科道言官纷纷出班,附和说道:“圣上,微臣请圣上撤军还师,安定人心。”

崇平帝目光逡巡过下方一众朝臣,沉声道:“卫国公领兵到西宁不足一月,大凡用兵,何曾有速胜一说?我等君臣,身在朝堂,对前线战况不明细节,不可妄提撤军之议,动摇军心!”

一时间,反对声浪涌起,惊天动地,似要湮没大汉朝堂。

南安太妃眼前一亮,说道:“还是我们家烨儿有骨气,等那贾家小畜生吃了败仗,烨儿回返京城,看在以往他爹、他爷爷立下的功劳份儿上,宫里应该会网开一面。”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以愚蠢相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