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之中,早已被改建成了议事厅,此刻两旁的书吏处置着大军的钱粮以及诸般事务,而湟源县知县已经领着县中文吏、典史,为大军准备着粮草和军需事宜。
金铉年岁四十出头,其人身量中等,面如重枣,目中神芒暗藏,坐在帅案之后,如瘦松枝干的手掌放下军报,问道:“海晏方向可有孝昱的消息?”
这时,一个面皮黝黑,浓眉大眼的青年将领名为方晋,其人是金铉的二女婿起身,说道:“岳丈大人,孝昱他还未有消息传来。”
金铉皱了皱眉,低声说道:“昨日,孝昱舅舅给我说,他领兵在海晏城中不出,这如何能行?如不探察青海蒙古的动向,被围困在城中,岂不困死绝地?”
方晋想了想,朗声道:“岳丈大人,要不我率领本部兵马前去接应。”
金铉面色默然,低声道:“敌情未明,再着人打探一番。”
自家侄儿志大才疏,如是有自知之明,退位让贤,也不会有这一番出兵。
就在这时,外间传来一阵骚乱,金铉脸色不悦,正要出声喝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