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绅?
这不就成了干脏活的?
崇平帝见敲定此事,见天色也近晌午,一时间也有些腹中饥渴,就微笑说道:“此事就先这样,子玉与齐卿回头好好商议一番,议出章程,戴权,让御膳房准备午宴,给两位爱卿接风洗尘。”
戴权连忙应着,吩咐着内监准备去了。
而贾珩与齐昆、李瓒二人连忙道谢不停。
众人就含元殿的偏殿中用着酒宴,一张漆木桌上的碗碟之中放着精美的菜肴,琳琅满目,色香味俱全。
待戴权斟了酒,崇平帝端起酒盅,面色现出难得的澹澹笑意,道:“如今北方初定,国家也可将心力放廓清弊政之上,三位爱卿都是国之栋梁,朕需敬三位爱卿一杯。”
“臣等不敢。”三人闻言,面色微变,都是心神一惊,连忙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
天子敬酒,哪个还敢坐着坦然相受?
当然此举更有些像是崇平帝的收揽人心,此刻原本就是私宴,倒也损威信。
当日贾珩班师回京,崇平帝没有这番作态。
那是因为没有老丈人给女婿敬酒的道理,而现崇平帝疑是想促使李瓒与齐昆这两位朝堂重臣坚定不移地支持新政。
见三人谦恭而起,崇平帝却不以为意,自顾自饮了一口,只觉心头畅快至极,不由看了一眼那恭谨而立的蟒服少年。
真是朕的好女婿。
挟大胜之威,厉行新政,于革新变法应有着通盘筹划,否则也不会高仲平提到了一条鞭法,紧接着他就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废两改元……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如此种种,哪一个是急切而思的策略?必是有着通盘筹划。
至于先前为何支支吾吾,瞻前顾后。
只怕是刚封公爵,尚了公主和郡主,就有些忘却昔日内书房奏对,想要明哲保身了,这如何能行?
可以说,贾珩不知道自己的“私心”举动,给崇平帝的观感就是封了爵位,开始想着安享富贵,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愿冲到一抵挡文臣。
而方才提到的变法之策,更是说明着,没有人比我贾珩更懂变法革新,但先前偏偏说着不可操之过急,再等等,既可以说是稳妥,但也少了布衣之时的冲劲。
见着三人站着,崇平帝招呼道:“三位爱卿,坐下一同饮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