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了军功,晋军职为游击将军,独领一军,而贾芸和贾芹也都纷纷成为千户,贾家小将可以说人人得升。
贾珩看向贾族的一众年轻人,举起酒盅,向着贾族的众年轻将校勉励说道:“如今北虏经此大败,正是我辈用兵,报效朝廷之时。”
众人纷纷称是,一时间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贾代儒与几位文字辈的晚辈坐在一块儿,见得这一幕,老眼湿润,心道,贾家一族之势盛,自此而始。
一直到掌灯时分,贾族中人才陆陆续续散去。
贾珩则是与贾政来到书房品茗叙话。
贾珩看向一旁的贾政,问道:“政老爷刚刚为何愁眉不展?”
贾政沉吟片刻,说道:“子玉昨天是不是向宫里上了一封辞疏?”
在通政司也待了不少时日,贾政自然得知贾珩刚刚上了一封辞疏,而且后续就有谏言崇平帝提防外戚的奏疏,紧随其后递上通政司。
贾珩怔了下,解释道:“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我在宣大两地取得大胜,封为国公,不知多少朝臣猜疑、忌惮,如不避风头,恐有不测之险生出,是故,上疏暂且辞去京营节帅一职。”
哪怕再是君臣相得,也架不住这等持续不断地谗言佞语在耳畔出现。
贾政闻言,心下稍松了一口气,说道:“子玉所料不错,近来科道言官上疏,不乏恶意揣测,造谣中伤者。”
贾珩道:“如今也是暂避风头。”
就在这时,外间的仆人说道:“大爷,宫里天使来了。”
贾珩与贾政对视一眼,面色一肃,连忙起身向着外间迎去。
此刻已是掌灯时分,廊檐前后已悬挂起造型精美的灯笼,与天穹之上的皎洁明月一同驱散着夜色。
来者正是戴权,白净无须的面皮上笑意不减,说道:“卫国公的奏疏,圣上已收到了,朱笔批阅之后,吩咐咱家递送给卫国公,卫国公还请收好。”
贾珩拱手举过头顶,接过奏疏,面上见着一抹疑色。
旋即打开阅览,似是如遭雷殛,身形晃了晃,向着大明宫方向行以大礼,颤声说道:“微臣谢圣上信重,万岁万岁万万岁。”
先前的辞疏也不能算白上,起码上演了一出翁婿相亲,君臣相得的戏码。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天子帝王权术的运用,以此延揽人心。
戴权笑吟吟地看向那少年,心思有些复杂莫名。
自圣上即位以来,何曾有这般对臣下这般信任?看来真是将贾子玉当做女婿。
怪不得,民间有言,女婿半个儿。
第989章 陈潇:你是又想当送子观音了吧?
南安郡王府
南安郡王从军机处返回,脸色就有些不大好看,迎着柳芳等人关切的目光,道:“小儿昨天经通政司向宫里递送了辞疏,辞去京营节度使一职。”
柳芳一时还没有反应有什么不同,笑道:“王爷,这不正好?小儿辞去京营节度使,正可见做贼心虚。”
南安郡王看向柳芳,目光见着一丝阴鸷,说道:“这倒显得他光明磊落,倒是将旁人显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柳芳面色微变,这会儿也反应过来,还有这一层。
就在这时,外间仆人来报,石光珠求见南安郡王。
石光珠一进厅堂,面色凝重,说道:“世伯,通政司的熟人说,那卫国公先一步上了请辞奏疏,但陛下并未允准不说,还将奏疏批复以宫抄示下群臣。”
“怎么说呢?”南安郡王眉头紧皱,低声问道。
石光珠目光复杂,说道:“圣上批复,翁不疑婿,婿何需请辞?”
这是何等的器重?这两句话将来都是要上史书的。
南安郡王闻言,脸色也愈发不好看,心头一沉,颓然坐下:“翁婿,翁婿,还真是亲密无间。”
柳芳面上也有愤愤之色,说道:“正是这等外戚,才最是险恶,一旦生发不臣之心,出入宫禁几如自家花园,危及帝阙,社稷危殆啊。”
南安郡王忽而目光幽深,面色阴沉,低声道:“我们操之过急了,现在正是小儿最为受宠之时,任何言语都会在宫里心头起着逆反。”
柳芳面上现出惧色,压低声音说道:“王爷,那现在怎么办?奏疏已经递上去了。”
南安郡王张了张嘴,刚要说些什么。
忽而就在这时,一个仆人进入厅堂之中,面带喜色说道:“王爷,天使来了。”
南安郡王面色倏变,轻声道:“天使过来做什么?”
其他人同样面面相觑。
“那公公送来两车瓜,说是宫里赏赐下来的。”那仆人说道。
南安郡王心头一凛,目中现出一抹疑忌之色。
宫里送瓜给他,又是在这个关口,显然不是什么鼓励和赞誉,而是敲打。
……
……
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