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红楼之挽天倾 第1217节(1 / 3)

凤姐道:“她们小姑娘活泼一些,天天热热闹闹,有说有笑的。”

李纨笑道:“可不是,天天欢声笑语的。”

凤姐这时接过素云递来的一杯茶,开口说道:“说来这几天,珩兄弟去南边儿忙着划疆分省的事儿。”

提及贾珩,李纨芳心微颤,秀雅玉容之上现着一抹不自然之色,问道:“珩兄弟是去金陵了?”

“我这也是从可卿那边儿听来的,说是宫中派了钦差,主持江南分省的事儿,早知道让他捎点东西过来了。”凤姐笑道。

“江南分省?”李纨这几天心神都沉浸在那晚之事的回味和恍忽中,倒没有第一时间去搜集着贾珩在南边儿的邸报,闻言,就有几许讶异。

凤姐解释道:“咱们不是金陵家那边儿属于江南省,这听外间的说法要分为江苏和安徽。”

其实所谓的金陵十二钗,是指祖籍金陵。

李纨道:“朝廷这是有什么考虑吧?”

原来这些事儿,丽人从来不感兴趣,但现在明显有着不小的兴趣。

“不知缘故,不过珩兄弟南下就是忙着这桩事,许等他回来以后,可以问问他。”凤姐丹凤眼看向李纨,目光在那张秀雅、清丽玉容上盘桓了片刻,心头涌起一股狐疑。

李纨却没有应着,而是心神闪过一念。

等他回来,许是见都见不到了吧。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很少年低沉而粗重的话语似在耳畔响起,让人心旌摇曳,不能自持。

这八个字正是让花信少妇这几天恍忽的根源,她蒲柳之姿,又是人妇,原就不敢奢想。

可那人明明说着下不为例,那晚却恨不得要揉碎她一样,又是让她那般如禽兽……

第918章 李纨:这…这难道是因为她?

神京,大观园

而就在李纨心思复杂莫名之时,忽而外间的嬷嬷跑将过来,说道:“奶奶,老太太和太太有事唤着你过去,带着兰哥儿过去。”

李纨秀丽玉容上顿时见着诧异,低声说道:“有没有说什么事儿?”

原来贾珩保举李守中为安徽巡抚的奏疏,以六百里急递送至京城通政司,而贾政瞧见之后,就过来寻着李纨,打算说说情况。

凤姐笑道:“我瞧着倒像是好事儿。”

花信少妇目光在李纨耳畔的耳环盘桓了下,心头思忖着,珠大嫂子好多年不曾戴着耳环了吧。

其实枯树逢春之后,更多是心情愉悦之后的变化,而凤姐又是善于察言观色的,一眼瞧见李纨最近的神色变化,自然起了几分疑心。

李纨闻言,温宁玉容上微微一笑道:“凤丫头,我们去看看吧。”

原就是过去给贾母请安的,如今也算一次过去了。

荣庆堂中

贾母端坐在罗汉床上,下首坐着邢王二夫人,薛姨妈也坐在下首,白净丰润的面容上见着笑意。

随着宝钗住进大观园,既是帮着贾珩管家,又是帮着管着在京城的生意,薛姨妈心头欣喜不胜,原本悬着的一颗心渐渐放将下来。

这的确不是简单一个妾室的架势,珩哥儿是真心喜欢她家宝丫头的,将来娶为正妻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薛姨妈还不知贾珩也是真心喜欢另一个宝丫头的。

而下首的椅子上坐着贾政,贾政此刻正襟危坐,一手捻颌下胡须,看向不远处规规矩矩坐着,如小大人一般的贾兰,儒雅面容上见着几许欣然之色。

方才询问了几句,兰哥儿的确是对答如流,在读书一道上,比宝玉要勤奋、聪颖许多。

怪不得子玉对仅仅是稚龄的兰哥儿,赞赏有加,多次说着要好好栽培。

“大奶奶和二奶奶来了。”这时,嬷嬷进得厅堂之中,面带欣喜说道。

李纨与凤姐进入厅堂,一个着澹黄衣裙,八宝攒珠发髻,珠容靓饰,彩绣辉煌,一个兰色衣裙,体貌端庄,几如空谷幽兰,温宁淑雅,

“老祖宗,什么喜事儿着急忙慌地唤着我和珠大嫂。”凤姐眼尖,一眼瞧见贾母脸上的喜色以及一旁的贾政,心头就有了猜测,定是喜事无疑,这才笑意盈盈问道。

贾母笑道:“凤丫头这张嘴,真就是报喜的鹊儿一般,你别说还真是喜事儿。”

邢夫人和王夫人、薛姨妈都笑了起来。

凤姐来到贾母身边儿,继续笑着凑趣儿说道:“老祖宗,不知是什么喜事儿?也和孙媳妇儿好好说道说道。”

这时,李纨也落座下来,好奇地看向贾母。

什么喜事儿还需要唤着她?

作为过去贾府的透明人,李纨早已习惯了守着自己的孩子过生日,对荣庆堂之中宝黛二人的打打闹闹,以及其他的欢声笑语,有时候更多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看客。

这时,贾兰近前规规矩矩地唤了一声娘亲。

李纨柔美玉容上见着一丝母性的温和,说道:“兰哥儿,坐那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