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于锦一直都在说正事,说厂子的发展,说她采购原材料的想法,甚至还说以后扩张的想法,想法又多又正经,她连打断的机会都没有。
好处就是,在她耳朵生茧子之前,五个小时过去了。
下了火车,于锦熟门熟路的找好了招待所,“副厂长,曼文,出门在外要当心点,咱们住一间比较安全。”
林青黛自然没有意见,一个人睡,估计她也害怕。
县和县的差别并不大,一样灰扑扑的,三人都没有欣赏的心思,到了地方,就扑到工作上面。
于锦道:“这件事,以前我就是随便听一耳朵,具体还不确定,不过我有一个朋友,她在纺织厂做厨师,我们可以和她吃顿饭,聊聊这件事。”
劳曼文开玩笑,“我发现你朋友挺多啊,天南海北都是朋友。”
于锦:“我是知青,之前下乡的时候,认识不少人。”
林青黛意外,“你以前竟然是知青?我都不知道。”
于锦:“知青也没啥特别的。”
林青黛:“你之前在哪里当知青?就是这个县吗?你以前熟悉的知青还有联系吗?”
于锦摇头,“是这个县的知青,不过嫁人后,和这边就断了联系,邮票贵,联系挺难的。还是上次我过来出差,才发现佳佳在这个纺织厂当厨师,对了,李佳佳,就是我说的
人。”
林青黛摸下巴,“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于锦抓住什么,“副厂长,你找知青干啥?”
林青黛神神叨叨的,“问问她们,想改变命运吗。”
李佳佳和于锦关系不错,见面后主动张罗要请客吃饭,知道林青黛是副厂长后,还多看了她两眼,爽利笑道:“果然小锦说的没错,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长得漂亮不说,能力还强,林副厂长,您好,我叫李佳佳。”
林青黛简单寒暄后,直奔主题,“佳佳同志,我们这次来,想打听点事。”
她直接提了纺织厂置换缝纫机的事。
“咦,你们也是冲着那三十台缝纫机来的?”李佳佳意外。
“三十台?还有旁人?”和自己得到的信息有出入,于锦马上追问。
“嗯,前几天厂里进行缝纫机年限统计,发现还有十台使用年限超过六年,决定统一退换下来。有不少人打这些缝纫机的主意呢。”
作为食堂大师傅,经常听别人念叨这些,李佳佳对这些事了如指掌。
“那几家单位怎么说?这些缝纫机打算租还是卖?成色如何?”林青黛问。
李佳佳:“哈哈,旧缝纫机又不是大物件,肯定要卖的,不过具体多少钱我不清楚。其实这些机器保养的都还不错,换个皮带就能用。”
纺织厂有了新的缝纫机,这些旧机器自然要出手,不然就要放在手里吃折旧,怎么看怎么赔钱。
“一共三十台缝纫机呢,一台都没卖出去吗?”劳曼文插嘴。
李佳佳摇头,“纺织厂毕竟不是供销社,不可能一台台卖,操不起那心,我听上面的意思,最多合成三批次,打包出售不过价格也便宜。”
于锦:“那总价也不便宜了,谁能吃下这么多缝纫机。”
林青黛思忖片刻,“佳佳同志,有个人想买缝纫机的吗?”
李佳佳:“有,我就知道两个。”
于锦:“副厂长,你的意思是?”
林青黛点头,“佳佳同志,麻烦你牵个线,我们想去厂子看看缝纫机,如果质量可以,我们可以买十台。”
李佳佳爽朗一笑,“成,这件事不复杂,明天你去纺织厂就行。”
第二天一早,林青黛几人冲到了纺织厂。
劳曼文觉得很不真实,“咱们账上就有四百块钱,能买十台缝纫机?”
于锦也发虚,不过她不怵,“副厂长肯定有想法。”
林青黛很想摇头,说她没有,为了士气和底气,她什么都没说,一行人直接冲到了纺织厂。
缝纫机确实没有质量问题,价钱更没有问题,可谓是优惠到了极致,一台旧缝纫机的价格,仅是新机器的三分之一。
千载难逢的良机,难就难在需要打包买十台机器,一千块钱,一次性付清。
看缝纫机的人不少,有些人甚至都不是厂子,他们打着二道贩子的主意,先把缝纫机买下来,再去抬高价格零售,每台缝纫机成本价才一百块,卖个一百五十块不成问题。
面对这些二道贩子,贫穷的林青黛有点头疼了。
于锦:“我出门的时候,带了五百块钱,咱们再凑五百就能买下来!”
劳曼文不甘落后,“我带了六百!那就够了!”
林青黛扯扯嘴角,“你们都挺有钱啊。”
劳曼文不好意思,“我男人说出门就怕意外,让我把家里存折带着。”
林青黛摸摸自己兜里的存折,好吧,她也带着呢。
其实,她的钱足够买十台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