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察觉,刘聪率先发难,弑君自立。”
“匈奴本来就是能者居之,刘渊学习中原设立的太子,并没有得到匈奴人的认可。”
……
刘渊拧眉,稍后又恢复淡定,匈奴本就没有王位继承法,刘和保不住皇位是他无能,只要皇位还在自家儿子手中就问题不大。
刘渊:“聪儿自幼聪慧,通晓百家学说,谙熟兵法,文武双全,又能收复五部人心,本就是孤诸子中最有能力者。”
中原都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刘和是长子,才被他立为皇帝。
如此看来中原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需要学的。
【刘聪继位后仅三月,便派遣刘曜、王弥继续攻打洛阳,公元311年,洛阳失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无数王公士民被屠杀。316年,长安失陷,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北方中原大地尽归汉国统治。】
刘邦神色复杂,这个后代他是真不想认,但那也是“大汉”啊!
【灭亡西晋后,刘聪立长子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理国事,他则开始享受他的“丰功伟业”。他躲进后宫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残忍暴虐。宠幸宦官,诛杀公卿。一时间,汉国纲纪全无,贪污横行,大军粮草不济,后宫美人却能一掷千金。】
评论区
“刘聪做的离谱的事太多了。”
“刘聪对他的嫡母单太后有种超乎寻常的感情,不仅立单太后为皇太后,还立单太后之子刘乂为皇太弟,作为继承人培养。直到刘乂发现这段不伦之情,规劝母亲,单太后羞愤而死,刘乂也被刘聪厌弃。”
“原来这么早就有小妈文学了……”
“刘聪第三任皇后刘娥是难得的贤后,敢劝谏皇帝,刘渊也能听进去她的谏言。廷尉陈元达劝谏刘聪,刘聪恼怒想要杀人,刘娥上书求情后,刘聪立刻认错,说他最近好像疯了,喜怒无常,陈元达是忠臣,怎么能杀!”
“可惜刘娥寿命太短了,刘娥死后,刘聪的后宫就乱了套,他居然同时立了十一个皇后,四个有名号的,另外七人佩戴皇后印绶,堪称空前绝后。”
第218章 五胡乱华
刘备嘴角抽搐:“什么空前绝后,是不知礼教,不通伦常吧!”
诸葛亮:“后为君王正妻,帅六宫之人。国朝中,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五枚均为‘后’所执掌。”
刘渊额头青筋暴起,将刘聪抓到自己跟前,拿起手中的马鞭就抽了上去。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就是被打的少了!”
外有东晋隔江相望,匈奴内部的各部族也有二心……不过占据北方之地,怎么就敢肆意妄为,骄傲自满。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要将这么多民族融合为一,更是难上加难!
原本看着那么懂事的孩子,怎么登基后就昏了头!
至于天幕八卦的后妈文学,刘渊倒不在意。匈奴的传统本就是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财产,也能继承父亲除生母以外的所有女人,所以这是对匈奴传统习俗的复辟,无关礼教伦常。
他想要将匈奴融入汉人之中,学习汉人文化制度,成为中原王朝,而不是被人赶回草原继续居无定所的放牧!
【此时的汉赵并不能高枕无忧,司马睿在健康建立东晋,北方的汉人纷纷逃亡南方。汉人张轨建立前凉,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代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燕国。刘聪的部下石勒也在图谋自立,前赵政权岌岌可危……】
张轨:“这是污蔑,老夫是大晋忠臣!”
拓跋猗卢:“孤击败匈奴刘虎,白部鲜卑,幽州王浚,前后两赵都是孤的手下败将,不知孤的代国有没有统一北方大地?”
拓跋猗卢犯了赵武灵王的毛病,他宠爱幼子,废长立幼,长子拓跋六修自然不服,拓跋猗卢率军讨伐长子,结果被自家儿子打败,还被儿子杀了。
【公元318年,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刘聪终于病逝,太子刘粲继位。刘粲早在执政期间便暴露了他的本性,穷奢极欲,醉生梦死,骄纵奢侈,独断专行,刻薄寡恩,不听劝谏。登基后更是荒淫残暴,比其父亲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