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1章(2 / 2)

的所有纂修官都记了最上等的考评。

得知此事后,纂修官们全都喜气洋洋的。

有了这一笔政绩,等到任期结束后,他们很可能得到升官的机会!

他们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是没白吃,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真希望自己还能遇到编纂《大盛会典》这样的好差事……

而像许侍讲与贾璋这样功劳较大的副总裁官得到的好处就更多了。

首先是许侍讲,因为这次编书的功劳,许侍讲获得了经筵日讲官的身份。

以后他不但能够经常面圣,还能给皇子讲学积攒香火情。

这样的好差事可是人人都想要的。

贾璋只是六品的修撰,按照盛朝的潜规则,他做不了日讲官,但是他的工作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调整。

绍治帝把他调到内阁,让他去做杨宗祯的机要中书。

从清冷的史馆到内阁这等权要之地,在很多人眼中,贾璋这次调动与升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甚至还有人觉得,能去内阁那等权要之地当差,比直接升官还要好上几分呢,贾璋这次可真是靠着他修书的功劳赚翻了。

而绍治帝把贾璋调到内阁的原因也很简单。

杨宗祯身边的中书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按照杨宗祯的习惯,他身边的这位中书也该升官外放了。

绍治帝希望贾璋能去杨宗祯那里好好地学一学他师祖的本事,这也算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为国储才了。

杨宗祯和张泰维,不就是太上皇专门为新君培养的辅政大臣吗?

绍治帝觉得,太上皇的先进经验还是很值得学习一下的。

除此之外,他听陆英说过,贾璋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去内阁做过杨宗祯的临时中书,而且还做得很不错。

把贾璋送到杨宗祯身边做事,贾璋会感谢他,杨宗祯更会感谢他。

绍治帝就不信,杨宗祯会不想亲自教导他们杨门杰出的后辈,从而避免杨门内部发生青黄不接以至难以为继的情况……

只需一份赏赐,就能收获两份臣子的感谢。

绍治帝很喜欢这种惠而不费的做法。

第145章 机要中书内阁坐堂,桃花香海会试在即

因为杨宗祯成为未来首辅已经变成板上钉钉的事, 贾璋在拜访各位阁老时也没像上一次来文渊阁做临时中书时那般被人刁难。

无论是周东野、李汲这两位注定要走向末路的阁臣,还是原朴、张泰维这两位新贵,对贾璋的态度都还算友好。

不过贾璋对情绪的感知很敏锐, 他能注意到李汲和张泰维都很讨厌他。

这对眼下已经反目成仇的师徒对杨门的态度还是很一致的。

可惜的是,他们再讨厌杨宗祯, 也改变不了绍治帝要重用杨门的事实。

杨宗祯和贾璋还是很对绍治帝的心思的, 而且绍治帝对实学这样实用价值高的学问很感兴趣。

杨宗祯和贾璋都是实学一门门内的翘楚, 因为这个,绍治帝也愿意高看他们一眼。

贾璋在文渊阁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他前世做过司礼监掌印,这辈子又来内阁做过临时中书, 工作经验本就丰富。杨宗祯与现任机要中书又都有意照顾他这个年轻人, 他的工作想不顺利都难。

转眼间到了三月, 在会试开始前,杨宗祯的前机要中书外放江苏, 去叶士高手底下做事去了。

贾璋也正式接任了机要中书的工作。

自此以后, 除了去玉熙宫轮值外, 贾璋基本上都在文渊阁当差。

列位阁臣都是日理万机的角色,自然无暇应对地下的中书、典籍、孔目、小吏,而这些人,都归机要中书领导。

而且他还得关心杨宗祯的身体健康。

若是做别的阁老的中书,贾璋只要把对方当做上司对待, 讨他们欢喜就行了。

可杨宗祯被老师叶士高视作父亲,杨宗祯对他这个徒孙也是爱屋及乌。

因为这些原因, 贾璋很尊敬师祖,也心甘情愿地想要照顾好杨宗祯这位老人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