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与体贴。
对于贾母和邢夫人婆媳二人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呢。
当初贾璋为邢夫人请封时, 邢夫人就非常高兴,连着欢喜了好些天。
在那些日子里, 就连东大院里的丫鬟们都跟着邢夫人一起高兴。
毕竟邢夫人心情好,她们这些丫鬟当差也容易。
不但如此, 她们还能时不时地拿赏钱,就算犯错也会被邢夫人轻飘飘地放过去。
日子这样好过,她们当然会喜笑颜开了。
如今贾璋也为贾母请了一份敕命下来,贾母自然是和当初的邢夫人一样欢喜了。
不但如此,她还连着好几天都待在荣庆堂里面,只为了欣赏朝廷发给她的命妇朝服。
虽然这一身六品安人的朝服比国公夫人的朝服寒酸多了,但是架不住贾母她喜欢啊!
就算不能穿着出门,也可以挂在木头架子上好好欣赏,等到看腻了再收起来!
琥珀这人最是嘴甜,不但和贾母一起欣赏朝服,还夸贾母有福气,夸贾璋孝顺能干。
一套马屁下来,直把贾母哄得眼睛都笑成了月牙形状。
琥珀的荷包自然也鼓了一圈儿。
贾母可是荣国府有名的财主,赏丫头的时候也大方,琥珀这也算是捡了鸳鸯的便宜了。
若不是金彩出事,贾母可舍不得这么早就把鸳鸯嫁出去。
在鞑靼使臣离开后,绍治帝和内阁批准了兵部递上来的进一步研发火器的折子。
鞑靼王子对火炮的垂涎与鞑靼使臣看到神机营的忌惮目光让绍治帝和内阁阁员们印象深刻。
北戎害怕火器,他们就要好好地研发火器。
这些外邦人,向来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
只有把他们打怕了,才能保证九边与河套的安全。
太上皇年轻时好不容易才把河套平原变成了大盛的养马场,总不能在太上皇退位后,就把这些地方丢出去吧?
若是那样的话,不管是绍治帝,还是他们这些内阁阁员,都会成为大盛的罪人!
虽然这些年鞑靼和瓦剌都算老实,事情貌似不会走到这一步;但是谁知道再过个两代三代人后,这些蛮夷会不会蠢蠢欲动,再次变成大盛的祸患?
与其担忧这些问题,还不如防患于未然。
长城是人工铸造的关隘,山川河流是上天赐予的险要,但进攻却是比长城和山河还要可靠的防守!
只要大盛强于鞑靼和瓦剌,就不用担心他们的威胁,也不用担心鞑靼与瓦剌汗王的野心。
而且绍治帝觉得,杨宗祯的那个主意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如果这次脱脱不花在鞑靼站稳了脚跟的话,他们大盛或许可以多收购一点鞑靼人养的羊。
若鞑靼人真的脑袋进水,为了赚钱多养羊少养马的话,那只能说是天佑大盛。
即便鞑靼人内部有聪明人看明白了他们的算计,那他们也不会吃亏的。
现在脱脱不花有求于他们大盛,所以大盛在买羊的时候可以压价。
就算杨宗祯的战略目标没有实现,大盛也可以从这笔生意里面赚到一笔钱。
绍治帝都想好这笔钱的用处了。
他打算拿这笔钱去建造一个兵仗局,专门生产火器。
拿从鞑靼人那里赚到的钱投资对付鞑靼人的武器,绍治帝觉得这简直太棒了。
或许这就是老天爷送给他这位人间天子的灵感吧!
绍治帝心情愉悦地想。
他心里知道,杨宗祯这么积极,其实是想为自己铺路。
杨宗祯想让自己成为一位既有清名又有事功的阁臣,这样等他升任首辅后,就不会惹来太多非议了。
父皇的话果然没错,杨宗祯是个爱惜羽毛的人。
这是杨宗祯最大的坏处,也是他最大的好处。
坏处自然是他这个皇帝很难让杨宗祯替他背黑锅,杨宗祯宁可死也不会做第二个周东野的。
但好处就在于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杨宗祯也会一心记挂国家利益,而且他不敢做架空皇帝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