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御眸光中神光微闪了一下,这是元神凝化之象,有此迹象出现,证明其已然是功入上境了。
他方才听武倾墟方言及,此前也有两个弟子借此成就元神照影之境,目前还看不出来有寻常成就的修道人有什么区别。
可那是在低层次中,差距或许与正常情形下成就的修道人不明显。但到了上境却就不同了,他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两者间差异。
武倾墟知道他感应胜人一筹,道:“张廷执看下来如何?”
张御如实眼道:“根底有所欠缺,元神亦是不够坚实,要想往上迈进,几无可能,且是这位同道元机不足,仅只有寻常玄尊一半。”
终究是主从反倒之势强行推动入上境的,而且当中亦不是一气呵成,所以有太多的缺陷了。
武倾墟不由沉默了一会儿。元机决定了性命,若是按照张御所言,那意味着其恐怕只有寻常玄尊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寿数了,其能力恐怕也远不及寻常玄尊。
他缓缓道:“不管怎样,他也是到达了上境。未来也有更多机会。而只要身在上层,不受天地琢磨,也不用考虑寿数一事。”
张御同意此看法,虽然差了点,可终究是推动到上境了,也是成为了上层力量的一员,有天夏做为倚靠,有些不足也能弥补。天夏又得一位同道,也是值得欣喜。
只他略觉惋惜,因为他不看好这位接下来的道途。
其人到了这一步,道心之中总会留存一个瑕疵,认为自己是依靠一定补足手段上进,甚至自身也不以为自己能往下走,而若能解此心结,许还有微渺之望。
他想了想,道:“首执,武廷执,此法虽然已成,但御以为,暂时不宜再用,需的看一看这位道友气机的后续变化。”
武倾墟道:“的确不宜如此,长孙廷执亦是如此建言。”
陈禹沉声道:“现下并不需要这般急着推动,但天夏与元夏交手,需要做好最坏打算,若是我辈都是填了进去的话,那就需要这些同道顶替上去,继续延续我天夏之承继了。”
张御微微点首,因陈禹该交代的都已交代了,他见此间已是无事,便与二人别过,离了光气长河,回到了清玄道宫。
待坐定下来,他唤了明周道人出来,令他把玄廷已将守正之职立为常设一事转告各位守正。在此事交代过后,下来处置卢星介五人了。
他没有去将这五人唤来,而是心意一转,将白朢道人化演出来,令其代替自己去排布这几人。因自上回搜寻旧派之事后,白朢道人在这几人面前已具威望,处置此事正是合适。而他本人则是定坐道宫之中,继续深研自身之道法。
转瞬又是五日过去。
这一日,他忽然心有所感,却是察觉到命印分身有意念渡来,他把首一抬,便有一道光芒照落到了他的身上,霎时与他合二为一。
短短几日之间,命印分身在李弥真协助下走访了七家流散在虚域中的宗派,并都与其立下了约书。
不过并不是所有宗派都是善璋派一般不愿挪动,有三家答应派遣门中之人前来访拜天夏,然后决定是否将宗派迁入此间。
当然这七家并不见得就是所有遗落在虚空之中的宗派,这些只是根据李弥真的记载和指引找寻出来的,下来还需要继续找寻。故是命印分身及李弥真此刻依旧停留在虚空之中。
他抬眸望去世外,看到一驾金舟正天夏这处来,略作思索,唤出训天道章,传意给风道人,先将原委一说,而后道:“风道友,半日之后,当会有域外宗派的道友前来访拜我天夏,需要劳动风道友前往接引了。”
风道人郑重回道:“张道友放心,此事风某当会处置好。”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澄身解心执
风道人在得了张御嘱咐后,便自道宫之中出来,心念一转,就自上层落至外宿虚空某处,再是等了一会儿,便见一座光气门户开启,李弥真和三名身着古朴道袍的修道人自里走了出来。
李弥真这时道:“几位道友,这里便是天夏上层了,这位乃是我天夏廷执之一的风廷执,此后之事,诸位问风廷执便好,李某暂且告退了。”
那三名道人在见到风道人有些讶异,因为这位看着道行不高,似乎修炼的也不是正统的修道法门,总之与他们有些不一样。可是这位居然是天夏最上层的执掌之一,实在出人意料。
不过三人心里的重压倒是少了些许。这一路过来,他们都是与张御的命印分身和李弥真这两位相处,压力不可谓不大。
现在遇到一位道行与他们相近的同道,反而轻松了许多。
双方先是见礼,在又交谈了几句下来,三人发现风道人此人身为廷执,没有架子不说,说话行事更是使人如沐春风,不觉让他们好感大增,一些此前不太敢在张御、李弥真二人面前敢问的话,此刻也是敢问了。
先前张御只是交代过后就先一步离开了,这一路他们是和李弥真同行的,只是这位说话含含糊糊,导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