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六零军婚:把男女主和系统叉出去 第112节(1 / 2)

老王现在是玻璃钢厂的工人,也是死过老婆的,前头的老婆给他生了一儿一女。

一个大男人没了老婆天天跟幽魂似的。

家里俩个不大的孩子也不知道照看,给小的饿得哇哇哭,自己出去喝酒解闷去了。

老王儿子没辙,就给妹妹喝凉水。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口大水缸。

老王的儿子当时个小,拿着水舀子盛水都要踩着凳子踮脚够。

然后,一不小心栽进了水缸里,等老王回来,人都僵了。

老王经历这事,也不喝酒了,街坊里的人都劝他不行再找个,小女儿总要有人带,不能也再出事了吧。

一个死了老婆还有娃的男人能再找什么好的。

不是寡妇,就是乡下剩下的老姑娘。

老王没找到老姑娘,倒是找了个寡妇。

这寡妇也有个女儿,嫁进来后,开始看着还挺好,对两个女儿没啥远近之分。

吃喝穿戴都一样。

街坊还都说这是个好的,哪里想,话说早了。

等人和老王生了个儿子后,就完全变了样,对老王前头的女儿非打即骂。

她仗着自己给老王生了个儿子,在家吆五喝六的,把爷俩管得咩咩的。

这不,老王的女儿眼瞅着到了相人的年纪,老王媳妇就找了户人家。

“三十多岁的老男人,听说是省外调来的技术员,之前死了个老婆,一直没找,没父母,没儿女,现在想找个媳妇成家。”徐嫂子娓娓说道。

林晴听着这个熟悉的版本,问道:“他是不是给了很高的彩礼呀?”

“你咋知道?”徐嫂子啧了一声,“老王媳妇开口就要二百,听说那技术员一口答应了,还说别说二百了,三百也行,他这人对媳妇好,对媳妇的娘家也会好。”

“你还别说,人还挺实诚的,说自己没家,就指望娶个媳妇有个家人,这两日没少给老王家送米、送面,前段时间,还送了一扇排骨呢。”

徐嫂子说完,咽了咽口水。

别的倒不眼馋,那一扇排骨是真香。

家里两个小子能吃,光是老徐那点指标哪里够,她不时的还得回乡下‘买’粮,也就仗着自己是乡下出来的。

不然还得跟街坊似的去找黑市买粮,一斤粮抵两斤的价钱,听着都肉疼。

这会子能吃饱都不错了,别说吃肉了。

一说还挺馋的。

徐嫂子又后悔自己之前糊涂,把面子看得那么重,她一个月多干点活,挣得钱给孩子买点肉吃。

不香吗?

面子算个屁。

徐嫂子后悔地直叹气,以前怎么就那么傻。

林晴言不由衷地说:“是挺实诚的。”

心想:这不会就是个骗局吧?

一种骗局往往能骗一茬人,他们有独特的目标人群,分散来骗,很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说,特定的人群。

好像都是那种没了娘,爹又不爱不管的小姑娘。

这种小姑娘消失上一段时间根本没人在意。

徐嫂子还对林晴说笑,“你找的那个也不差。”

这一厨房的粮食,不也是小伙子拿来的。

这么说,林晴才想起来,这些粮食里有一部分是程奶奶给的,有时间得去趟程家看看程奶奶和二婶。

林晴的思绪又乱了。

一想起程洛,就联想到刘倩早上说得话。

许是这副身子年轻,激素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林晴觉得自己这两天有点矫情。

可女孩子矫情些有错吗。

林晴惆怅一叹。

徐嫂子看了后问,“咋?”

跟徐嫂子说情情爱爱得被笑掉大牙,

能给她笑她的机会吗?

“这不是打算年跟前带人回去吗,回去总不能空手回吧?还有我们来回的路费,一个人就要百八块呢。”

“哟,这么多。”徐嫂子都替林晴心疼钱了。

日子不就是这样,大家一起算柴米油盐酱醋茶,自然而然的亲近了,徐嫂子开始跟林晴聊家常。

越聊越觉得是一路人。

等徐嫂子帮林晴把饼蒸上,嘿了一声,“好嘛,光给你做饭了,我家的小子还没饭吃呢。”

徐嫂子说完,火急火燎地回自家厨房做饭。

林晴在她身后喊,“嫂子,一会我给你送几张饼,你少煮点饭。”

徐嫂子挥了挥手,表示知道了。

林晴又在院子里喊:“岳奶奶,你吃饼不。”

过了好一会子,岳奶奶的声音才传来,“不了。”

这会子,张虹沉着脸与崔家母女俩对峙,

“工作也给你们安排了,你们也该走了吧,难不成还一直赖在我这了不成?”

“说起来,同样的表姐妹差距还挺大,你们要是早点来,没准也能混个军官当对象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