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3o1节(1 / 3)

崔护继续说:“咱带着船队继续往南,遇到许多岛屿,都派人登岛去看了。一些岛上有人一些岛上无人,就是没有遇到神仙。一直到了麻逸国(菲律宾北部),那里却能遇到汉人商贾……”

这货就是从台湾一路到菲律宾,经爪哇岛绕了一圈抵达越南,中途遇到风暴损失三艘船。

除了寻仙,还以物换物带回许多香料,抵达杭州居然大赚一笔横财。

但赚钱再多,崔护也不愿去了,他是真的差点死在海上。

薛道光说:“离京之时,官家令我去日本催促朝贡,今年先得去日本一趟才行。”

崔护说道:“此事可去明州,跟知州楼异商量。”

大宋和日本,一直有外交来往,以牒状的形式进行交流。

大宋以明州(宁波)知州的名义发牒,日本则以大宰府的名义回牒。

这并非什么朝贡关系,甚至不属于中央级别的外交。但大宋皇帝为了面子,经常带着“制诏”、“赐”等词汇,单方面将彼此视为君臣朝贡关系。

三年前出现变化,宋徽宗不知咋想的,居然给日本发去国书(两宋仅有的一次)。

这等于承认,日本与大宋是平等邦交。

但日本很不给面子,三年过去了,居然还没有回复国书,实在让宋徽宗有点挂不住。

此时的日本,源氏干涉朝政,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大宋商人前往,日本则是片帆不得出海。

白河天皇为摆脱外戚和源氏,主动退位做白河上皇,在朝廷之外另设厅院,拉拢提拔中下层武士。

简单来说,就是太上皇造反了!

日本两套权力班子斗得正激烈,哪有心情陪宋徽宗玩外交?

薛道光离开杭州,前往明州跟楼异商量,随后便与商贾一起前往日本。

他出海不到半月,有个叫方腊的便开始造反。

历史改变了,虽然变得不多,而且都跟朱家父子有关。

宋徽宗为了建造玻璃洞天,勒令各路官私窑多多进贡玻璃。江西百姓苦不堪言,导致今年的江西起义,其规模比历史上更大,许多烧窑工人纷纷入伙。

打造船队出海寻仙,也加重了两浙人民负担。不但造船需要物资,还强征船员,强征出海粮食。甚至连带去贸易的货物,都是从商贾那里勒索来的。

玻璃洞天里的奇石花木,也多在两浙强征。

方腊起义,提前了好几个月。

而宋金两国还没结盟,大宋的军队,也没在东京集结,不能直接拉去镇压起义。

这个时空的方腊,有更充足的时间扩张地盘。

第297章 方腊起义

进献花石纲,也是互相竞争的。

朱勔只是最有名的一个,盛章单干之后也在进献,还有王永从、俞輖、陆渐、应安道等等。

宋徽宗觉得太混乱,于是选了六人,分别负责不同流程。比如搜寻奇物由朱勔负责,王永从、俞輖等人皆归朱勔管理。又比如淮南运判孙默,专门负责转运花石纲。

在激烈竞争当中,花石纲的内容推陈出新。

不一定非得贵重,核心思路是要新奇!

例如橄榄,这玩意儿皇帝就没见过。小小的一株橄榄苗,运抵东京之后,宋徽宗便喜笑颜开。

宋徽宗也明白花石纲扰民,便让蔡京负责管理,严禁挖坟拆屋、掠夺私产等事。但蔡京根本管束不住,因为朱勔早已投了童贯,做起事来那是毫无顾忌。

青溪县,帮源洞。

这里多产竹木漆,山中还有多种木材,是应奉局重点搜刮的地方。

朱勔都不亲自派人下乡,只让青溪县令上贡。县令派出衙前吏,给里正和保甲长安排任务,并且趁机勒索超额征收。

“你这厮作恶多端,还有甚好说的?”方腊揪着里正方有常的衣领。

方有常披头散发,已被打得鼻青脸肿,只是一个劲儿的求饶。

“也是个孬货!”方腊将其一刀砍了。

随即搬走方家财货,将屋宅一把火烧光。

他没有去攻打县城,而是回家聚集信众,同时联络县里别的信徒。

不到十天,数万人参加,四处劫掠富户,杀死那些负责征收花石纲的里正保甲。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头裹红巾分为六等。

睦州知州张徽言,派两浙兵马都监蔡遵,率领五千兵马来剿。

蔡遵兵败身死许多士卒投靠方腊。

当月,方腊趁势攻占青溪县城。次月,方腊攻占睦州城,继而分兵攻取寿昌、分水、桐庐、遂安等县。

在蔡遵葬送五千兵马之后,州县城池就跟纸糊的一样。

占领了整个睦州,方腊亲率部队进军歙州,绕过州城去攻打休宁县。

一番奋战,方腊攻破休宁县城。

他听说知县鞠嗣复是个好官,于是决定收为己用。先抓来主簿和押司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